【新华网客户端】书香中国新时代:“新华·云书馆”构建全民阅读数智生态

发布时间:2025-04-08浏览次数:14

书香中国新时代:“新华·云书馆”构建全民阅读数智生态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2025-04-03

 

当传统阅读与数字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创新打造“新华·云书馆”,以数字化引擎,驱动传统阅读在内容呈现、传播方式、阅读体验等多个维度实现全方位升级。

目前,“新华·云书馆”已在福建省高校、企业、基层工会和社区等各类场景落地,构建起“指尖可触、云端共享”的新型阅读生态,为新时代全民阅读工程书写着创新答卷。

“云书馆-数智学习平台”项目展示

 

技术赋能:让经典在数字土壤焕发新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提出,要打造多元立体的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推进“纸数融合”,打造场景多元的阅读生态,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及各地各校的数字平台资源,向儿童青少年精准推送优质阅读资源,营造处处可读、时时能读的阅读环境。

走进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园,郑家建校长的构想正逐渐成为现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携手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倾力打造的数智阅读平台——“新华·云书馆”,正以技术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阅读新范式。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云书馆界面

“当AI成为阅读伙伴,知识获取有了更多可能。”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大一学生邢贾盛展示着自己的云书馆使用记录。在他的智能学习笔记里,装满了阅读时的“思想碎片”和“精读秘籍”。他说,“数智时代的阅读,不是让我们变懒,而是帮我们把精力留给真正的思考。”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大二学生邹越的云端听书记录显示,过去一个月她利用通勤时间“听”完了三本专业相关图书。据介绍,“新华·云书馆”可通过智能听书功能,将通勤、运动等碎片时间转化为学习场景,让学生们通过AI听书等功能将通勤时间转化为学习黄金期,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延伸学习场景。

“阅读不是把自己关进知识的茧房,而是用一本书敲开千万扇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二学生朱婉晴发起的跨学院“苇草读书会”,在云书馆平台获得了新生。通过云端笔记共享、书籍接力借阅等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书为媒,碰撞出跨学科的思想火花。她感慨:“AI时代,数据能计算偏好,但只有人与人的联结才能让阅读真正‘破圈’。”

 

场景破壁:让书香浸润千行百业

2025年春运首日,福州火车站的“福站云书馆”成为归乡游子的精神驿站。旅客们只需扫描二维码,便能轻松拥有一个随身图书馆,海量图书即可随时阅读,真正让“人在旅途,书在云端”成为现实。

在厦门港口管理局,一场“云书馆”与应急救护的培训会形成了一套奇妙的“知识组合拳”。很多职工在参加完心肺复苏培训后,立即通过平台借阅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相关书籍。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习真正实现了入脑入心。

在福建晋江,“职工数智云书屋”成为了晋江广大职工的知识“加油站”。该平台凭借海量的数字图书资源和便捷的在线阅读功能,为广大职工提供了高效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渠道,进一步推动广大职工共享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品质文化生活。

在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云书馆的“红色阅读空间”,让大家解锁了更多个性化阅读的乐趣,让红色文化在指尖跃动,于云端生辉。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云书馆是集数字图书采购、馆藏、管理、出借、阅读、笔记、阅读数据报告等图书馆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图书馆平台。首批上线图书605册,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22大类。并面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和全体军休老干部提供“线上24小时”借阅服务,让阅读学习更加高效和个性化。

 

文化担当:让阅读成为联结世界的纽带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上,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苇洲向嘉宾隆重介绍了“云书馆”数智学习平台的主要创新点和应用优势。黄苇洲表示,“云书馆”的数字图书借阅、线上听读结合以及云端学习拓展等功能,为促进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跨地域、跨国界共享搭建了数字化聚合平台,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海外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在2025年闽籍侨团新春联欢会上,精彩亮相的“新华·云书馆”以其丰富、优质的中文阅读内容引发了海外侨胞的强烈共鸣,侨领们纷纷表示,“数字书香让乡愁有了新载体。”云书馆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集团将携手各海外侨团,通过“云书馆”为海外侨胞搭建起一座丰富、便捷的知识桥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为海外中文阅读推广事业贡献力量。

目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依托新华书店遍布全省的服务网络和旗下出版社优质的电子图书资源,正在全省范围内与各地市的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动“新华·云书馆”建设普及工作。这既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实践,更是推动全民阅读、促进知识共享、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 陈静)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67d7f3bd080cb4bc3d87f7c938026545×tamp=8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