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田野——中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发布时间:2013-05-30浏览次数:1251

 

余松烈,中国著名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23年、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栽培研究委员会委员、小麦学组组长,山东省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第七、八届中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松烈从事小麦的教学、科研及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工作六十余年,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先后获得过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奖励。被评为被评为中国农业劳动模范、山东省专业拔尖人才及山东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农学奖。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动荡岁月

余松烈出生于1921313日,在宁波中学初中部完成学业以后,就读于南京市立第一中学。1937年,余松烈刚读完高二,抗日战争就爆发了,他逃往宁波家乡,并辗转到吴兴县住在叔父家,借读于东吴大学吴兴附中的高三。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卫登陆,吴兴吃紧,他又同叔父一起到吴兴乡村山区避难,开始与农村、农业、农民有所接触。19385月,他随叔父等人由吴兴辗转避难到上海,9月间进入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读大学一年级,晚上则继续在致用大学农学院上课。19406月,余松烈作为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肄业生,经考试转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于19426月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余松烈先后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助教,福建省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上海南通学院农科任讲师。1946年春,他创办了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农出版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余松烈到达老解放区,在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工作,从此开始了新的历程。

扎根山东

1950年秋,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利用种间杂交改良分枝小麦。在这期间,他多次到农村蹲点,开展过田间科学实践,在中国著名劳动模范裴继臣的指导下,余松烈对山东的小麦生产逐渐有了了解并建立了感情。

1974年,余松烈主动要求到滕县农村下放劳动锻炼,一直到1978年才返回学校。这五年是他一生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也是最有收获的时期。虽然生活艰苦、劳动繁重,但他始终跟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走遍了滕县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学习高产单位的经验,也发现了后进单位的问题,既找出滕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研究了个别单位的特殊情况,逐步做到对滕县的小麦生产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为当地干部技术人员讲小麦课,到各公社、大队进行技术指导,创办了滕县“五七”农大,为当地培养了农业技术人才,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衷心爱戴。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978年,余松烈返回山东农学院工作,担任农学系主任和栽培生理研究所所长。他主持了在滕州农村进行的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结果使11个实验村的小麦亩产超过500公斤。他亲自播种的2亩试验田,亩产达到638公斤,创下了北方冬小麦高产新纪录。在生产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创立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可增产13.5%,每亩节省种子5公斤。该技术成果突破了过去小麦高产依靠“大肥大水大播量”的传统栽培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辟了小麦高产新途径。

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定为“八五”、“九五”农业重点推广项目,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3亿多亩,增产小麦130多亿公斤,节约种子15亿公斤。山东省采用该技术的麦田已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这也是山东省小麦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200亿公斤以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术贡献大

余松烈先后出版了《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山东小麦》、《作物栽培学》等重要学术专著10部。在最新出版的《我国现代作物栽培与作物栽培学发展展望》中,余松烈从作物生产发展目标的商榷、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作物的区域性优势分布、作物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间作套种和复种、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作物生产与生物能源,以及作物栽培科技与创新等11个方面,分析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现代作物栽培与作物栽培学应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激发小麦等作物的植株活力,改变植株生理机制的栽培技术研究”,全面阐述了另一种范畴的栽培技术,即通过栽培技术,刺激植株使其生长发育发生变化,激发植株各部分的活力、改变其生理机制,提高其质量,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在同样条件下,能更好地利用和同化外界条件,有利于植株的良好生长发育,达到产品高产、优质和满足需要的目的。

他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代表作有《小麦高产途径及其理论基础》、《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小麦亩产一千二百斤的栽培技术》、《高产小麦穗部性状的研究》、《麦田的间种套作与边行优势》、《小麦单株成穗多少与穗大小的关系》、《高产小麦的施肥技术》、《小麦亩产1200斤新途径的探讨》、《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促使小穗粒多途径的商榷》、《小麦单株、单茎的次生根数目与单株成穗多少和穗大小的关系》、《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研究》、《高产小麦对三要素的吸收和麦田供应特点的研究》、《小麦生育后期植株不同部位的光合同化量及其运转、贮存与群体大小关系的研究》、《小麦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冬小麦深耘断根增产作用的研究》、《小麦对三要素的吸收及其与生物、经济产量关系的研究》、《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怎样使小麦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小麦栽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体系》。

他还在众多农业会议上作发言,整理出了众多讲稿,主要有《滕县1976年千斤小麦栽培技术意见》、《为小麦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而奋斗》、《根据小麦生育规律认真抓好麦田管理》、《小麦栽培科学化与小麦高产的基本原则》、《谈小麦高产再高产的主要矛盾问题》、《适时、种足、种好小麦,为争取明年小麦较大幅度增产打下良好基础》、《搞好麦田管理,为争取今年小麦较大幅度增产而奋斗》、《谈谈麦田的春季管理》、《为小麦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奋斗》、《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谈谈今年小麦播种技术》、《春季麦田巧管理夺取丰收有保证》、《小麦生产“五化”的综合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

他对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出版了《生物统计之理论与实际》、《农作物田间试验技术》、《小麦丰产栽培试验田间观察内容及方法举例》、《怎样种试验田》、《田间试验产量结果的直观分析法》、《田间试验方法》、《怎样提高作物田间试验质量》、《作物栽培学》等。

奋战在农业教育战线

余松烈在农业教育战线上耕耘了60多年。他曾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高产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余松烈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他主编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等。

余松烈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与其他系领导一起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路子,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并为农学系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和1993年获国家教育成果特等奖奠定了基础。

他一向注意让学生多接触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以提高其钻研能力和指导生产的本领。19975月,余松烈带领他指导的13位来自山西农大、河南农大、安徽农大、江苏农学院、莱阳农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到滕州和肥城进行小麦高产现场教学。余松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现已遍布中国各地。他们几乎都成为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些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余松烈老当益壮,作为山东农业大学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率先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建立了农学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出一批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他带领这支学科梯队,自1986年以来,已招收与培养了来自北京、南京、江苏、河南、安徽、吉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的博士生、博士后53人,为培养中国高层次做出积极贡献。

后记

作为深受农民喜爱的科学家,余松烈对土地、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上个世纪末,他研究创造了科研成果15项,其中“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黄淮海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为我国北方小麦的持续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田间奔波了60多个春夏秋冬的余松烈仍热恋着土地,把服务“三农”作为心灵寄托,时常来到田间,创造出冬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研制出了新的冬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小麦平均亩产高达789.9公斤,创造了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

现在,余松烈院士虽然已90岁高龄,但为了让农民掌握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小麦种植、管理技术,余松烈不顾年迈体衰,坚持顶风冒雨下田野。2009年秋季,在他的指导下,泰安市的8个乡镇建立起小麦宽幅播种示范基地,播种面积达到了4.5万亩。与此同时,他还在德州、枣庄、淄博、菏泽、泰安等5个地市11个区县建立起亩产800公斤高产攻关田,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播种,如何管理。正如他所说的:“心里要时刻装着农村、农业、农民,走好产学研结合的路,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