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整版刊登我校美术学院胡振德教授访谈

发布时间:2011-11-10浏览次数:704

从今日开始,本报将推出八闽艺术家访谈。通过他们来了解福建这片热土上文化的热度。

 

人物名片>>

胡振德 福建仙游人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学会福州高校团体学会副会长、福建师大艺术展览交流中心副主任。

 

胡振德作品《三姑峰下》

 

在路上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胡振德教授的家。他的家也是他的画室,远离市区,傍着一条美丽的流花溪。胡教授的家上下两层,几乎没有什么刻意的装修,但无论是客厅还是楼梯的转角,都挂满了他各个时期的作品,这样的房间让人见而忘俗。

胡振德一向以人物风情画、自然风景画见长。近年来,他又不懈地探索着把中国山水画的精神、风格、技法融入西方油画色彩框架的可能性。看过胡振德画的人,总对画中的明丽绚华难以忘怀,那些画总浸染着蓬勃的生命气息。

胡振德很确定自己今天的艺术成就来源于天赋,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虽然并没有什么章法,却乐此不疲。胡振德家族里并没有绘画方面的艺术家,但他的祖父胡友梅,一位晚清秀才,一位著名的老中医,曾任福建中医学院院长,与著名画家陈子奋等交往甚笃。因此胡振德小时候经常随祖父前往陈子奋家做客。祖父到陈子奋家,陈子奋便会搬出许多名家名作让其欣赏,现在的胡振德回忆起童年时的那段时光,仍是神往不已。

 

胡振德作品《春榭戏台》

 

 

实际上,直到21岁那年,在考进福建师大艺术系后他才开始系统规范地学习绘画。然而,之前的4年,17岁的他到仙游老家插队时,因为有画画方面的天赋,他很快被借调到了县委文化馆,第二年他又成为仙游五中的老师。

一心沉醉于色彩与线条世界里的胡振德,心中开始有了朦朦胧胧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

1982年,胡振德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素描半年,积淀了良好的造型功力。1985年,胡振德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油画高级研修班学习。中央美院有一个“148教室”,这里是中国油画界顶尖人物成长的摇篮,詹建俊、靳尚谊等都从“148教室”走出,胡振德幸运地成为走进“148教室”深造的14名幸运儿之一。

 “当时我感受到最多的不是幸运甚至不是幸福,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压力,因为我的同学中有吴云华、朝戈、洪凌、苏笑柏等,许多已经声名在外。比如班长吴云华,曾画过《毛主席视察抚顺》,现在是辽宁画院院长,有的获过全国美展银奖等等。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同学,我能做的就是默默地追赶他们,我开始埋头拼命地画画。在北京的两年间,我的身影总在中央美院的图书馆、资料室、教室和中国美术馆出现。”

 

胡振德作品《惠安女》

 

有了天赋,有了努力的胡振德更有幸聆听到了许多国油画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名家的教导,如靳尚谊、朱乃正、钟涵、苏高礼、赵友萍等等,钟涵先生是他的班主任。在这些名家的悉心指导下,胡振德进步很快,他对油画的艺术感悟力突飞猛进,他的毕业创作《惠安女》等五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获得一片好评,朱乃正先生看后十分赞赏。那个时期,胡振德一共创作了20多幅反映惠安女的作品。胡振德笔下的惠安女,不再是苦难的,胡振德不再强调她们社会性的一面,而是让那些在海边劳作的惠安女融入大自然。画面上,惠安女恬淡的眼神和她身后的景色完美地融为一体,让观者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安宁的幸福感。

 

 胡振德作品《海上仙都太姥神韵》

 

 

在国外声名鹊起

在国内已有了一定知名度的胡振德,却在接下来的90年代毅然选择了出国。1991年,他孤身一人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他要到欧洲去,寻找心中的艺术之梦,因为油画的故乡在欧洲。

 “当时在我的行李中最重的就是画,与当年出国的人选择带几麻袋的方便面不同,我带了20幅自己的作品,我知道只要有这些作品在手我走到哪里都不会没饭吃。”在刚刚经历了苏联和东欧剧变的莫斯科,他心烦意乱,但莫斯科地铁的宏伟让他叹为观止,阿尔巴特街的五花八门让他着迷。此后三年,他流连于布达佩斯、维也纳、汉堡、法兰克福……,饱览当地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珍藏,通过对西洋油画艺术语言的博采和吸纳,胡振德牢固树立起了自己的艺术语言风格。

 “出国那几年,我接触到大量的西方绘画信息,我发现西方的绘画已经走得很远了,当时架上绘画被质疑,美术界产生了很多流派,作为一名中国的艺术家,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西方的艺术后,我开始思考我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绘画风格来表达我所理解的油画艺术。”带着心中的困惑,胡振德来到了迪拜。迪拜是一个融合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和南亚文化的中东商业中心,其阿拉伯神话般的富有、奢华和神秘让胡振德怦然心动。又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在迪拜,胡振德与一位皇室摄影师不期而遇,经过他的牵线搭桥,胡振德在迪拜举办了多场个人展,画展很轰动,价钱卖得非常高。之后,胡振德还前往阿布扎比,进入皇宫为皇室成员画肖像,一位中国画家进入阿联酋皇宫为皇室成员画肖像,这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就像当年毅然选择出国一样,在迪拜已声名鹊起的胡振德,这次选择了回到中国。“我离开祖国很多年,走了很多的地方,该看的看了,该学的学了,我还是想要扎根故土。”

 

胡振德作品《西塘古镇》

 

回国后继续探索

回国后的胡振德,仍然在思考着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绘画风格来表达他所理解的油画艺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认真地研究和临摹了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的画作,临摹的目的不全然是画法的借鉴,而是从内在的意蕴和情趣中吸收营养,体味中国画真正的艺术精髓。

从回国后到现在,胡振德已在国内外举办过11次个人画展。每一次展览都留下了艺术探究的辉煌足迹,他的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机构、收藏家所青睐珍藏,多次在全国性美展上获奖。油画《惠安女》在2006年春节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了28万元的纪录,油画《故土恋情》和《太姥山神韵》分别获得全国美展铜奖和省政府百花文艺奖二、三等奖,《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油画》、《人民网》、《艺术中国》等国家级重要核心刊物和网站专题介绍了胡振德近年来的油画研究成果。

我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院士在《美术观察》上撰文《可贵的写意性探索——读胡振德油画》,认为胡振德是“当今画坛值得关注的一位画家”。文章中写到:“胡振德是一位受过学院系统教育的艺术家,他既有坚实的写实造型基础,又有较为全面的艺术修养。相信具有全面艺术修养并有理论思考和自觉探索精神的胡振德,会在这条道路上奋力拼搏,向人们奉献更多更好的杰作。”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在《简论胡振德的油画》一文中写到:“面对自然风景,他调动了多种技法去表达物象的形与质,凭借创作上的经验,把结构处理得有张有弛,重点刻画与概括提炼相辅相成,在每幅作品中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有时候,他在对树木的刻画或近景的表达中,采用了活跃的笔触,制造出光影闪烁的效果,让人联想到法国印象派绘画的优点;有时候,他用平整的色层和整体的色调表现宽阔的云天,用块面塑造画中的山石、建筑,则让人看到来自俄罗斯油画的影响,他的画风虽然是写实的,但在写实的框架中已经将多种借鉴融汇在一起,渗透着抒情写意的性质。他的笔触取方正多于委婉,施强劲多于轻柔,作品富于大方、明朗的艺术品格总有中国国画的笔法和意境,这种品格是难能可贵的,它是胡振德艺术上追求真诚和拥有自信的一种表现。”(记者 陈磊)

 

 

                           (来源:东南快报    2011-11-10   A19  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