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三八”妇女节102周年
福建六位时代女性讲述平凡岗位演绎不平凡人生
人民网福州
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讲述了这样一个令她此生难忘的故事:南平市少年小郑刚满14岁就因涉嫌抢劫、强奸、故意伤害被起诉。庭审时,我没有好脸色,一判了事。当年春节前,我们到省少管所慰问。我发现会场里一个人一直低着头,便走过去拍了他肩膀,送给他一份精心制作的贺年卡。他抬起头,冲我一笑,我没认出是谁。一天下班路上,一个骑摩托车的人突然折回头叫我:“詹法官,很感谢您,您送我的贺卡我一直留着,上面的话我全记得,您还拍了我肩膀,那一下,我就知道您没有忘记我。后来我很努力,获得了减刑。现在我有工作了。”我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不经意间改变了他,他也改变了我。
在法院工作28年来,詹红荔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工作方法,教育、感化、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失足少年。
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姜晓鹰,她1977年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护士做起,如今已成为福建第一位培养护理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导师。先后主持、参与了36项研究课题,培养了38名硕、博士研究生,开展了以社区护理、护理教学为主线的系列研究工作,获得了全国、省、厅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6项,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将自己的个人成就归结为四个字“铭记信仰”。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主任林丹用贴心的服务为社区居民编织幸福。她不仅组织了巾帼志愿者和“妈妈义工队”,深入开展助学、助困、助业、助老、助残“五助”系列活动,还开辟了“小学生四点钟服务站”,对已放学但家长还没下班的学生进行托管照顾。同时,积极为社区外来务工、残疾和困难家庭提供帮助,帮助湖南籍妇女黄菊花的儿子从湖南乡村老家转学到福州,帮助残疾人吴春兰夫妇申请了低保,为她的女儿联系结对助学单位,安排她在社区公益岗位就业……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特别是失足少年,林丹用恒心和爱心感化、挽救社区失足少年小丁和他的同学的故事更是成为社区的美谈。
作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厦航福州空中乘务部的一员,该乘务部副总经理周莉介绍说,厦航将“以诚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作为做好服务工作的准绳。她说,做好服务,不但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技能。为此,厦航每一名乘务员在上岗之前都要经过长达400多课时的初始培训,每年还要进行定期的复训,内容包括医疗救护、心理辅导、应急撤离演练、英语广播、危险品识别等等。
作为北大博士后的陈建新谢绝留在北大、哈工大、南开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机会,而是作为福建省引进人才,到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工作: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和福建青年科技奖,200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申报到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她带领的“医学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尽管成绩斐然,陈建新仍表示,“我将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永不止步。”
身为一个农民企业家,莆田新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美妹的成功故事多少带有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意味,她的事业是从1987年2亩自家责任田起步的,并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万元户;1990年,宋美妹正式创建新美蔬菜基地;2000年,莆田新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公司化运作;2011年,新美资产总额已达到3亿多元,总产值突破6亿元,绿色蔬菜基地全国总量突破70000亩,连续十年被评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回首过往,我最幸福的,不是拥有多少名声和荣誉,而是我带领上万名农村妇女种蔬菜、发菜财,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
以福建精神引领和凝聚广大妇女,宣传优秀时代女性,推进女性科技人才成长,为加快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贡献……此次招待会“激扬福建精神,勇担巾帼使命”的主题,6位时代女性和女性群体代表的发言,激励着福建广大女性。
福建省委副书记陈文清在会上致辞,并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授牌。
福建省领导袁锦贵、李川,省军区王孝华副司令,省级老领导袁启彤、潘心城、陈增光、叶家松,中科院院士唐崇惕等应邀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