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专访我校美术学院朱以撒教授

发布时间:2013-05-29浏览次数:265

 

太急的生活我不太适应

 

记者 树红霞

 

  记者:电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书写危机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国家规定书法要进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看待这一做法?

  朱以撒:这一做法是好的,关键在执行。书法进课堂,涉及师资、教材、课时、材料等问题,如何解决,需要学校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

 

  记者:俗话说,字品如人品,书法作品透着一个人的脾气、性情,您如何看待书法与做人的关系?

  朱以撒:书法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讲究气韵、力量和总体布局,写字需要静心,人笔合一才能挥洒自如,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做人都有启发意义。书法讲究刚柔并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做人亦是这样。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今的散文创作?您喜欢怎样的散文作品?有人认为您的散文和余秋雨风格相近,您怎么看?

  朱以撒:当今的散文创作中,题材比较大的散文比较少,很多散文往往只是表达了作者的一己之欢,刻意表现自己矫情的情绪在滋长,直面社会和现实的作品少了。我的散文风格与余秋雨不同,我更喜欢他早期的作品。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可能是心境不一样了,余秋雨后期的作品中刻意的成分较多,文笔不是太平和。

我比较喜欢古典的散文,如先秦诸子的散文、汉赋、唐宋散文、明清的小品文等,经常读古人的文章,会受古人的古朴文气影响,文字也会更加简朴。

 

  记者:您在书法和散文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您是怎样做到的?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对想学习书法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朱以撒: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情,不抱任何目的。学习书法和散文,完全是自己的爱好,发自内心想要去做这件事。

  学习书法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去做的事,需要摒弃功利之心,对于家长来说,孩子若不喜欢,不可勉强。

 

  记者:听闻北大等多所北京高校向您伸出过橄榄枝,却都被您婉拒,为什么?

  朱以撒:我比较喜欢南方的环境,滋润的气候,四季常青,生活节奏慢,更重要的是,到了北京,心境就难以平静,太急的生活我不太适应。

 

  朱以撒/书法

 

                                

 

人物名片

  朱以撒,1953年生,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创作论》《中国历代行草名作赏评》《书法审美现论》,散文集《古典幽梦》《俯仰之间》《腕下消息》等。

 

来源:福建日报   20130528 星期二  09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