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志愿者心得"征文优秀奖——青春之运,美丽相会

发布时间:2015-12-15浏览次数:830

青春之运,美丽相会

文学院陈妮红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州举办是所有福州人的骄傲,也是福建人的骄傲。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福建人,我也为福建省自豪。带着这份骄傲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我报名参与志愿者的选拔。经过了三轮的筛选,终于收到了入选通知。那一刻,自豪期待忐忑涌上心头。这是四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性赛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所有入选的志愿者都是满腔热血,期待着上岗的那一天。我也不例外。

719日,从厦门奔赴福州参加测试赛赛前培训,收到了第一个“晴天霹雳”的通知,我是足球球童。球童似乎不陌生,却是很耗体力且易晒黑的工作。尤其是在四大火炉之首的福州,爱美的女孩们,都不免嘟囔起来。然而谁也没有退却,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早已将不悦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兴奋。

这也是我第一次当球童,忐忑,不知所措……球童是项技术活儿,然而我们并没有专业的指导,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测试赛没有广告牌做挡板,球童抛球只能用地滚,地滚的力度很不好掌握,为此没少挨过批评,但一次次的练习实践终于换来了场上裁判的赞赏。这样的赞赏支撑着不少球童在风吹、日晒、雨淋中坚持用标准的坐姿、站姿,以及掷球姿势。尽管测试赛没有媒体报道也没有领导检查,但大家都将测试赛看成正赛一样隆重。下雨的时候,大家仍然是挺直了腰杆,风雨不动安如山。更令人感动的是,学姐为了照顾雨中的球童,不顾风雨,将一件件雨衣发到每个球童的手里。雨衣虽轻,那一刻,却格外厚重而温暖。作为球童,可能整场比赛只捡一颗球,坐在小小的板凳上,一动不动就是45分钟,有时候屁股已经僵硬到发痛。球飞出围栏外,不少人都是环绕操场跑了大半圈才能捡到。这一来一回不亚于一趟400米。然而没有人抱怨,也听不到抱怨。

此外,球童还要兼任旗手,旗手的任务自然是出旗。每一步伐都需和着拍子,作为发令员的我,不得不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分辨轻重音。每一位旗手为了整齐度,在大太阳底下操练了一遍又一遍,晒黑中暑成了家常便饭。从场馆回到宿舍已是晚上九点,写感想反思再洗簌已到深夜,第二天仍旧要精神饱满的服务比赛。保持充沛的体力的秘诀不是多强大的体质而是志愿者精神——奉献、爱、责任。

从测试赛到正赛,我都是球童。看似很简单的捡球抛球,却充满了挑战,服务了不下十场的足球比赛,每一场都有不同的体会,或心酸,或甜蜜,或忐忑……裁判一句“志愿者辛苦了!”球员一句“谢谢姐姐”再劳累也都随之烟消云散。在感叹球队友爱的同时也不禁为所有志愿者们点赞。为了布置志愿者之家,志愿者们连夜画出漂亮的大榕树,上面印满了一个个志愿者的手印;为了防止志愿者晒伤生病,老师自掏腰包买了防晒霜,以及各类药品;为了给志愿者提供可口的饭菜,大家马不停蹄的烹饪送餐……

全国青年运动会U16男子足球比赛的颁奖仪式上,所有的志愿者与运动员们依依惜别,不少球员甚至将他们的获奖礼物转赠给志愿者。广州队的蔡浩畅更是动容的写下这样一段话:“志愿者们,感谢你们在这十几天里为我们贴心的服务。为了我们每天都要很早的起床,而且还很认真的为我们做每一件事情。在我们比赛前,你们都会给我们加油。我们赢球后,你们不吝赞美;我们输球了,你们也会鼓励我们。让我们感觉福州这个体育场就像是我们的主场,有家一般的感觉。能在这里踢球是我的荣欣,我代表广州队谢谢你们!”

正如足球场馆的口号一样“活力青运,美丽师大”,作为师大人,在桂月之际能和一群年轻的运动健将们美丽相遇,与他们共同为福州注入青春的气息,是我大学四年最辉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