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青春助力畲族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22浏览次数:64

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青春助力畲族文化传承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3-07-21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畲’生不息”实践队来到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为留住畲族文化遗产、激发畲族文化活力,带着回报桑梓的深切情怀,六名来自闽东大地的学子携手行走八闽,探寻畲族文化遗珍,助力畲族乡建设。

正午时分,实践队来到调研的第一站—距离福安市区仅三公里左右的廉岭村。这里虽处于城乡交汇处,却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畲族特色风貌,具有较大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潜力。

“请问现在村内还有多少居民?有年轻人与孩子吗?”面对安静的村落,队员们发出疑问。“我们村庄里最兴旺的时候曾住了八百多人,如今只剩了几十名老人,青壮年和孩子都迁往了城里,毕竟那里有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成长环境”。廉岭村党支部书记、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伏谢向摇摇头无奈地说。这让同学们意识到,村落空心化也是畲族文化失落的重要因素。畲语逐渐失传,畲族特色技艺鲜少人传承......队员们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文化传承困境记录下来,逐一分析其背后的痛点问题。

在坂中畲族乡人民政府,实践队师生与乡党委书记林鸿庄、二级主任科员黄鑫斌、宣传委员钟迎以及各畲族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畲族文化传承建设情况。在交流中实践队了解到,坂中乡各村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特色,展现了当地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与珍视。实践队代表向坂中乡干部介绍了“‘畲’生不息”的服务体系与公益模式,并大胆提出畲族村寨开发建议,得到坂中乡干部的肯定。座谈会上双方举行了福建师范大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促进双方共享共建。

在福安市档案馆,实践队认真查阅畲族相关影像文字资料,大家人手一份笔记本,分门别类地记录下畲族民俗活动。随后实践队队员们又来到畲族文化中心,在一器一物、一图一册间把握畲族文化历史脉络。

在仙岩村福安民族实验小学,实践队员了解到,福安民族小学开设了畲语、畲歌教学等民族特色课程,在畲族孩子心中埋下传承民族文化的种子。但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畲族人民文化自信不足、文化发掘利用程度不深等问题。

“畲族文化特色鲜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作为畲族一员,能为闽东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做一点新的探索,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既是荣幸,也是责任。”实践队成员的畲族同学兰哲宁感慨地说。

调研行程结束后,实践队员们整合调研材料、交流感受,带着对畲族文化传承方向的思考和继续完善“‘畲’生不息”的文化服务体系与公益模式的任务踏上归途。向后退去的青山连绵不断,有了青年的传承发扬,畲族文化也将如这青山一般,在新时代留下生生不息的美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dc6917780a0487c9dedeb578950c8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