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是与时间有关的艺术。”时间可以摧毁城市的建筑和外在美,但是城市历史和文脉的延续,却可以永葆城市魅力。城市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简单集合,更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记忆载体。城市历史和文脉,是中华民族厚重历史和文化在城市留下的痕迹和烙印。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就是保存城市的“魂”和中华文化的“根”。习 书记强调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并非抽象存在,人民的需求是真实可感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只有落到实处,才能让人民有切实参与感和获得感。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涉及城市古建筑、传统街区和文物的保护,涉及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有偏理解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拆”与“建”一直是两大重要主题。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衍生了多元利益主体,复杂的利益博弈,使得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充满艰辛,但也愈显迫切。很多学者基于如何更好地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从精英主义、政策工具和城市正义等角度提出设想。精英主义者着眼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城市古建筑、传统街区等,进而保存城市历史和文 脉。他们强调规划的专业性,忽略了生活于其中的主体——市民的真正感受。规划师们即使宣称“以人为本”,也是想象中的市民需求,市民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实质上是缺位的。理性主义规划大师柯布西耶认为:“未来世界基本应该是按照机械原则组织起来的机器的时代,只有驴子才会走出区县的线条。”他们虽然关注如何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却忽视了保存历史和文脉的根本目的,没有考虑到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的人民意义;政策工具者将城市规划视为政府的发展政策和利益调整工具,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的利益博弈成为分析的主要内容。他们将政府和资本视为博弈的最主要主体,两者围绕着各自的利益诉求,积极施加政策影响,努力争取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的空间权力。市民有时被视为参与博弈的一方,但更多时候被认为是未能充分组织起来的原子化个人和零散力量,他们在与开发商等其他有组织的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完全被边缘化;城市正义论者虽然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呼吁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重视市民,维持城市秩序;善待困难群体,发展城市正义,但是仍然强调公众的配合地位,强调在“空间生产”中规范市民和兼顾市民利益,实质上将人民置于从属地位。他们的核心主张并未能真正贯彻到他们的行动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三个理论支柱
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首先,人民为中心有利于维护城市的人民性。城市中的“人民”由站在道德、伦理、正义、进步一方面的市民集合而成。人民是城市的主体,对城市的顺利运转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城市历史的创造者和城市文脉的传承者。人民性既是城市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城市最深刻的烙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但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也包括追根溯源式的“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可能去向何方”的价值追寻,这些可能在强势资本的侵蚀下逐渐湮没。《雅典宪章》指出:“我们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生产和城市扩张的自动进程日益加快,它代替了人类应有的目标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标。”资本对城市历史和文脉的破坏,实际上是在破坏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空间”。《北京宪章》指出:“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城市历史是一面镜子。时刻重温历史,才不会让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忘掉自我,自毁精神长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城市管理者应该坚持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逻辑下求发展,发挥人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磅礴伟力,才能真正维护城市的人民性,体现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和逻辑。其次,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城市,无论繁华或荣耀,从最早的城市选址、设计、初期发展到后面历代接力式的建设甚至颠覆性重建,无不经历建设或调整困局甚至战火洗礼。城市发展史也是城市奋斗史。马克思指出:“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城市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忠实地记录了这些或平凡、或伟大的创造和发展故事。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可以让市民产生共情,在心理层面累积认同,逐渐形成以城市为载体的共同体意识。现代城市面临的各种挑战,已经逐渐成为市民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城市发展与个体状况越来越相关,“城市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今天的城市,已经是责任网格化的城市。命运共同体不再只是心理认同,而是已经外化为一种看得见的运作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市民的主体性,激发市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守土有责的担当意识,进一步巩固“市民-城市”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市民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短期行为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用心感受城市的发展脉络,深情投入到城市历史和文脉的保存行动中。第三,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塑造市民的文化品格。爱默生说过:“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市民的文化品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在与城市的直接触碰中感悟,在城市风险应对中调整,在城市历史和文脉的长期熏陶下形成。“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须借助任何手段”。市民文化品格的形成,将直接凝聚起为城市发展而奋斗的强大动力。城市是一个流动体,也是一个大熔炉,不但热情欢迎新来者,而且以历史和文脉涵养新来者。忠实的市民,不只对城市现实认同,更对城市历史和文脉感同身受。城市历史和文脉赋予城市特殊的个性,也赋予市民具有标识性的市域需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更全面、周到地考虑人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市域需求,有传承地建设作为城市象征符号的外在轮廓,培养市民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塑造市民深层次的文化品格。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第一,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坚定人民的主体地位。首先,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过程中,要保证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告知制度和畅通的双向交流制度;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紧紧依靠市民开展保存工作,从政策的调研、讨论和出台等各个环节,都认真听取市民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第三,要建立市民参与运营和合法监督的便捷顺畅渠道和稳定制度,为市民的有序参与和有效监督创造良好条件;第四,要充分吸收对城市历史和文脉比较熟悉的市民,参与对城市历史和文脉的梳理、编撰和评价,构建以专家为编撰主体、市民为评价主体的“双主体”地方史志编撰小组。
第二,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满足人民需求。人民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上,要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破除短期狭隘的食利型经济利益分配模式,构建长远开放的共享型综合利益分配模式,让受影响的市民在就业、居住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有切实保障,为其他市民的参观提供便捷通道,降低参观的物质成本。在精神上,一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如节日打卡、文脉故事会、历史角色扮演和传统工艺体验活动等弘扬传统文化,鼓励市民参与,陶冶市民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善于从城市历史和文脉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城市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繁荣社会主义人民文化,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三是深入挖掘城市历史和文脉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为市民塑造有底蕴、有灵魂的城市,发挥城市“春风化育”功能;四是发挥市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市民党员引领带动,组建各类研究型、服务型公益组织,参与城市文化研究、公益讲解和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城市精神,创新中华文化,提升市民精神境界。
“城市,也许是人们生活航程中的一处停泊点,也许是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意味深长的进展。”只有在城市历史和文脉保存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才能让市民望山得山,想水见水,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当人民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时,“无论城市多么平淡无奇,注视城市仍使我们感到特殊的愉快。”
作者:游海疆,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本文系“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研究(编号:FJ2021XZB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https://reader.gmw.cn/2023-07/27/content_36727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