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福建师大协和学院:让每一位学子受益终生

发布时间:2013-12-06浏览次数:693

 

让每一位学子受益终生

福建师大协和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林美貌 林响 文/

 

协和学院全貌

    200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潮流中,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应运而生,并实现了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开学、当年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确认的快速起航。

    以“协和”之名,旨在纪念和传承上个世纪闪耀东南的巍巍学府——福建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如今十年韶华,这所根植于百年学府文脉底蕴的独立学院,以开拓创新的勇气、海纳百川的胸襟,书写着崭新的协和十年。

    以创办一所有型格、高质量的独立院校为己任,协和学院科学定位,既依托母体校福建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借力发展,同时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新路子,以办一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多科性大学为目标,始终把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努力方向,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开放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三有”愿景开启改革之门

    作为一所以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倡导实践教学,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了教学型本科的办学层次定位、服务于海西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

    投入最大的力量,提供最好的资源,倾注最真的心血,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这是协和学院对学子的郑重承诺。尊重和理解每位协和学子的差异性多样性,致力于让每位学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成长成才,此谓“学有所得”;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此谓“学有所用”;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收获受益终生的价值,此谓“学有所值”。“三有”育人愿景,成为协和学院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协和学院办学这些年,非常重视学生作为教育本体的感同身受以及社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一直坚持每年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把它当作实际的办学指标来看待。根据调查反馈的意见,协和学院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幅度的整体优化;在知识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了大量的变革;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学院特色正在逐步形成。

    办学十年,协和学院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上独辟蹊径,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3+3”立体化育人模式,即以教室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的三个课堂联动,激励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觉成才;以学校、校企合作、校际交流与合作为主体的“三种培养途径”并举,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主体在于第一课堂的改革。学院在课程体系上大胆提出“管用、够用、会用”的构建原则,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构建了三横(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两纵(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贯穿始终的“3+2”培养体系。在学制上,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学院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为核心的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决定修学年限,修满规定学分的可在38年的弹性学制内的各个学年申请毕业。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选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增加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开放式选修,在学习内容上将跨越专业、年级的限制,使学生从完全接受型转换成主动参与型,极大地扩大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

3C+X”理念引领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协和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之路的突破口。协和学院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出了“3C+X”(创造力Creativity、沟通力Communication、构建力Construction三大素质结合个体专长)的教育理念,并认真加以探索实践。

    在协和学院,优质公选课已成为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助推器。目前,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有文化传承与创意、伦理道德与思辨、国际视野与经济、生命科学与环境和现代技术与社会等5个模块,共有“武夷岩茶与福建茶文化”、日韩语、旅游服务礼仪、孙子兵法、中医学与民俗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社交礼仪等近百个课程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实现了“兴趣也能变成学分”。

    除了公选课,学院创建第二课堂反哺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将文化、科技、艺术实践和社团活动等课外文化活动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设定课程学分,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参加教学活动,把特长内化为素质,将兴趣转化为才能。

    据介绍,成立于20103月的学生艺术团,是将学院具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经过精心筛选组建而成的。艺术团下设声乐组、舞蹈组、播音主持组、电声乐队、模特礼仪队、话剧表演班等六项课程,授课教师均是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如模特礼仪队的指导老师是来自厦门航空的空姐,电声乐队的指导老师则是福建师大音乐学院的教授,等等。艺术团成立3年多,初步实现了繁荣校园艺术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文化修养,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目标。大学生艺术团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参加并认真完成学习和演出任务的学生,每人每学期可获得2个学分。

    协和学院在全省高校首创“学子讲坛”,打破了以往由专家学者主讲的常规,鼓励学生走向讲台,闻天下事,抒百家言。主题涉及金融投资、地方文化、旅游见闻、历史故事等各个方面,贴近大学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坚持8年开讲数十场,在福建省独立学院中形成了品牌效应。

    “职业规划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525心理健康月”、“十佳歌手赛”等构建起完善的校园第二课堂体系,爱心社、动漫社、演辩协会、彩妆社、摄影DV社、登山协会……近30个学生社团丰富着学生的课余生活。

 

    从兴趣出发,以素质为导向,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实自我,形成了反哺第一课堂的良好效应,涵养出受益终生的素质力。

    国际创意大赛、国际大学生环保插画大赛优秀奖、亚洲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竞赛、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台湾时报金犊奖、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各大国际、国家级专业竞赛场上,处处可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的活跃的身影,他们在这些赛场上攀枝折桂,勇闯佳绩,他们体现出的素质与专长令人耳目一新。办学以来,协和学子在科技竞赛、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取得诸多成绩,历届学生获得国家科技文化赛事奖项三百余项,省级奖项千余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

“三位一体”提升就业力

    实践教学是协和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协和学院在第一课堂中融入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专业竞赛、创业活动等。各专业实践课与专业课学时总体比例要求达到1:1,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总体比例要求达到64

    理念的创新,引来了一大批企业。目前,协和学院已与数十家企业签订类似协议,实习实训被全面纳入教学体系。全院27个专业整合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三大(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实训实验教学平台,对接196家实践教学基地、178家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011年,协和学院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通信类应用型人才”还入选了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走进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荣域文化传媒”、“印象工作室”、“书境文化传媒”等学生独立经营管理的模拟公司正在运营,显示着浓厚的创业氛围,让人看到了当代大学生身上创新创业的梦想和勇气。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点燃学生的创业梦想并化为创业路上的航标,协和学院探索出一条更贴近实际、更尊重市场的创业教育之路,使得大学生能够“真实践,真锻炼,真成才”。

    首先,坚持创新创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相统筹、学科专业建设相统筹,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给予创业公选课2学分认定,计入学籍档案,为学生创业实践夯实基础。其次,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取点面结合、分层实施的形式,开展多层次的创业培训。将培训内容分为通识教育、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创业实战四大模块,各模块彼此关联,又自成体系,既可用于整体讲授,也便于进行单独教学。2012年至今,学院先后积极争取省级大学生创业培训补助经费累计75.2万元强化创新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体,开创性地将创业培训课程纳入学院实践技能教学体系,并为学员们已有的或者正在酝酿中的创业项目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有效的实施条件。

    2011年,学院与福州市社会与人力资源保障局共同举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实验班,20124月与省妇联、省公务员局共同创办福建省首个女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作为省级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协和学院的创业孵化园自创建以来,通过程序遴选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和团队进入创业孵化园,学院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为学生搭建起创新成果和创业设想的实践平台。不仅提供办公场地、导师扶持、成果转化等服务,并在开展大学生创业评审、服务、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积累了较好的工作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学院有60多名大学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现有15家学生创办的公司在园区内孵化运行,涌现了诸多励志人物。例如2008级美术学生林良水在校期间与同学创造过3个月营业额达15万元、次年盈利20万的大学生创业典范;而随后他将辛苦经营的“立众传媒”传承给学弟学妹,作为创业实践基地,自己重新成功创业等事迹更是在学院传为佳话。

    “实训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培训+实践孵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助推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自主学习,自主实训,自主提高。

    在协和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中,“3+2”培养体系、“3+3”育人模式、“3C+X”育人理念,这些简单的算式,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代表着协和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懈探索,见证着协和学院实现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历程。

    众多成果与奖项,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协和学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成效。学院历届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3%以上,在省内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20105月,成为全省唯一荣获“2007-2009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独立学院;2010年在全国独立学院表彰大会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上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回首半个多世纪协大卓有成效的办学成就,今日之协和学院传其精髓,继往开来,开放创新,再谱“协和”新篇章!一个延续老“协大”经典,以质量和特色铸就的新“协和”品牌正逐步为社会所熟知。

(来源:福建日报  2013-12-06 05版 政文)

 

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12/06/content_69411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