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郭丹新著《大学之大》 对大学之道的真诚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09浏览次数:475

 

对大学之道的真诚探索

——评《大学之大》

庄恒恺

    近年来,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等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讨论也延伸至公共舆论中。在这些成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福建师范大学郭丹教授的新著《大学之大》(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七个部分,计24万余字。拜读之后,我觉得本书的特点在于三个“真”,即讲真话、叙真事、抒真情。

    其一,说真话。此书的重点和精华,在第一部分“大学教育理念十日谈”和第二部分“大学生态纵横谈”。作者凭着自己多年在大学工作的经验,对大学精神和大学教育作出了自己的诠释。作者凭着一位读书人的良知,对当代大学状况和生态的许多方面,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其中不少是出于对大学教育的敬畏和对当前大学存在问题的焦虑。这些文章虽然短小,但比之长篇大论,似乎更见力量。对于这些问题,他直抒胸臆,坦陈自己的看法。

    例如,“大学之大”,“大”在哪里?在本书首篇中,作者给出了其思考的答案——“真理为大”、“学术为大”、“立人为大”。又如,高校中“大师”的产生,本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但是,近年来,不少高校都想短平快地包装出“大师”。在《再说“大师”》中,作者从行政体制的干预、测评机制和体系两方面进行分析,明确提出:“就目前的大学体制来看,是难以出大师的。”此外,当下大学普遍实行量化管理,让教师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填表上,影响着教授的科研生态。在《教授的角色错位》中,作者主张:“对于教授,包括致力于学术的教师,应该给他们良好的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空间,而不应以量化管理为手段去制约其创造力。”

    其二,叙真事。2009年,郭丹教授开始担任一所独立学院的院长,有了实践大学管理的机会。本书第三部分“独立学院建设”,就是他作为独立学院管理者的思考。虽然,“因为政策的执行以及办学双方在目的和理念上的巨大差异,独立学院很难真正办好”,但他还是尽力而为——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办出特色;重视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引入订单培养和企业冠名,等等。在实践基础上,他写成了《完善机制 健康发展——独立学院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这既是对另一种办学体制的实践,亦足以为日后教育史的研究提供可以信赖的基本史料。

    其三,抒真情。在《治学的境界,人格的风范》中,作者深情回忆了刘世南先生与他的师生缘,包括刘先生传授治学方法——博览和多读原著、刘先生通过散步闲谈指导研究生、刘先生连续几年在除夕下午给已经毕业的郭丹写信……从这些点滴小事中,读者当可感受真挚的师生情感。在《母校杂忆》中,他通过对若干趣事的记取,生动描绘了一位“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好校长。这样一位深入细致、身体力行的教育管理者,使得“几代人都不会忘记”。

作者自谓:“‘大学之大’,所谓‘大’者,指大学的精神及其特质。”这样一位读书人,对于大学回归本真、走向复兴的路径的真诚探索,无疑值得关心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人留心一读。

(来源:福建日报   2013-12-06   11  读书)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