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陈庆华教授人物访谈

发布时间:2013-12-12浏览次数:1108

 

 

陈庆华教授访谈

 

 
名:陈庆华

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5月

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称:教授

现任职务: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

话:0591-83465158

 

以下为《塑料》杂志主编杨明锦问,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陈庆华答。

问:您是国内较早在塑料领域提出“材料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学者,请谈谈您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答:本人198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高分子化学本科专业,同年分配到福州市塑料研究所工作,从事改性塑料研发近11年,1997年调入福建师范大学,在培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研究生的同时参与了福建师大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位点建设,研究领域也从降解塑料延伸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置,这期间,就塑料是降解好或是回收好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2000年,本人倡导举办了首届“新世纪中国塑料与环保研讨会”,邀请了国内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塑料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塑料材料必须从源头设计、加工、使用、废弃和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保证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在2003年第二届“中国塑料与环保研讨会”上,发出了“高举环境友好材料旗帜,加快无机粉体改性塑料产业化进程”的倡议,同时,结合福建师范大学的材料和环境两大学科优势,于1999年成立了环境材料开发研究所,专业从事与高分子材料的原辅材料选型、加工使用和废弃及再利用等相关的环境问题研究和环境友好材料研发。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在福建师大先后组建了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塑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点和“环境化学”二级博士点,利用这些创新平台和学位点,培养了一批环境友好材料的高层次人才,研发并推广了一批环境友好塑料成果,当初由本人和钱庆荣博士组成的2人研究小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发展成为40多人(包含博士生、硕士生)的研究团队,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塑料及其相关材料与环境协调发展文章,主编出版了“环境友好材料”系列丛书,对环境友好材料、含有毒有害元素化合物的替代技术、环境友好塑料、可环境消纳塑料、绿色化工助剂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总结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塑料的开发理念、研发方法、判别标准。值得欣慰的是,在同行的携手和共同努力下,目前“材料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塑料领域的共识。

问:关注到您领导的团队获批建设“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请您介绍一下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是怎样与改性塑料产业相关联的。未来您的“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如何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开发?

答: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仅合成的聚合物资源约有2亿t,其中我国有3000t以上,这些聚合物资源每年有1000t会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而成为废弃聚合物材料,目前被回收再利用的尚不足30 %,大部分被掩埋或焚烧,而回收再利用部分大多数只是采用价值不高的降级使用,而且经常导致二次污染。因此,如何提升其回收再利用率(80 %以上)以及循环再利用的绿色化和高质化(60 %以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任务。从产业层面,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期间设立50个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目前已批准建立39个);从人才培养层面,2010年教育部设立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首批10所大学,目前全国21所开办该专业),这是个典型的行业需要催生的专业,是化学、材料、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从技术层面,要针对废旧的塑料、纤维、橡胶等三大合成及其复合材料在循环再利用所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展开攻关,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借助改性塑料技术,与此同时会促进改性塑料技术的完善和提升。

    本研究团队从1997年组建以来,一直秉承“环境友好使者、生态平衡卫士”的宗旨,长期以“环境友好材料及固废综合利用资源化”为研究目标,利用改性塑料技术,以废旧聚合物为主要原料开发环境友好材料,在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成果,成为三个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福建华闽再生资源、福建海西再生资源、厦门绿洲环保)的技术支撑单位,现已逐步形成了以“废旧资源高质利用”为核心,兼顾“循环过程污染控制”和“绿色节能技术集成”等三个研究方向,今年,我们获批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心”建设期间,我们将严格按照申报的内容要求,围绕我国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产业技术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和行业服务特色,将“中心”建设成为省内甚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创新平台。

问:您曾说过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高质化利用是“新兴战略性产业”,您的学院将怎样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加大对这一产业的扶持和拉动?

答:国家“十二五”规划将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列为我国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而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高质化利用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教育部为了扶持新兴战略性产业,于2010年专门设立了一批新专业,其中就包括“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的服务目标正是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我校有幸成为首批设立该专业的10所大学之一,在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我院结合我校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坚持以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高质化利用和农林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为主线,通过建设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和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利用三个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做为实习见习和科研基地,依托已获批建设的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福建省研究生创新基地(培育),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我院于2013年设立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已通过公示,形成了该专业本--博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良好的创新平台,并于20135月底组织召开了中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暨聚合物资源绿色循循高质化利用产学研对接会,清华大学金涌院士、南开大学的朱坦教授亲临大会指导并分别做了主题报告,会议聚集了发改委、环保部、教育部等三部委相关司处领导,中国物质再生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领导,全国开办“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21所大学的专业负责人及有关教师,部分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和循环经济园区的领导和企业家近100人,共商如何通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来扶持和拉动资源循环高质化利用产业,特别是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高质化利用,为此福建师大倡导成立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获得与会所有单位和领导的签署,以此为契机目前我院正在策划组建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高质化利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为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高质化利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技术攻关服务,已聘请资源循环领域的十多位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待条件成熟时,计划明后年举办海峡两岸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研讨会,努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的科技、人才、信息支撑体系。

 

《塑料》

1972年创刊,双月刊,由北京市塑料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塑料》杂志在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中,影响因子排名位居聚合物工程类期刊第一名。

 

 

(来源:《塑料》2013-10-18  42卷、第5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