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福建师大专家谈闽地方戏曲的经营理念

发布时间:2013-12-20浏览次数:544

 

百变的戏曲舞台如何应对时代巨变?

——学者谈福建地方戏曲的经营理念

 

福建是戏曲大省,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戏曲有26种传统戏剧和7种传统曲艺,至今仍有众多民间戏班活跃于乡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本“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的福建戏曲舞台,正面对着不断萎缩的演出市场,场场爆满的风光不再。

1213,在三明学院举行的省社科界2013年学术年会地方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上,许多学者认为,尽管有多种原因,但忽视文化产业理念是造成当前传统戏曲不景气的主要症结。

走文化产业运营之路

“所谓‘礼失求诸野’,但凡传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地区,地方戏曲活动也相对活跃,像闽南一带庙会多,戏班也就容易生存。”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海燕说,除娱乐功能外,地方戏曲还有“高台教化”的作用,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对于乡村秩序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的丰场戏,当地俗称“阔公戏”,是为祭祀地方神张大阔公,由村里宗亲共同演出的地方戏剧。从现存的剧本和演出效果看,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达忠教授认为,阔公戏保留了宋代滑稽戏的元素,是一种世俗化、娱乐化的大众狂欢形式。

尽管将其定性为“宋元南方杂剧遗存形态”的论断在学界仍有异议,但阔公戏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阔公戏每五年演出一次,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每天演出从午后开始,至深夜结束,其间还请其他戏班帮场助演。“演出场面很壮观,尤溪、安溪、永春、漳平等地有很多人自驾车来看。”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蔡登秋说,演出一次可筹款六七十万元,资金由朱坂村阔公理事会管理,余款一般用于捐助村里公共事业。

刘海燕教授认为,一些地方的传统戏曲需要特殊政策加以保护,而对于群众性基础较好的地方戏曲,能市场化的则应走文化产业运营之路,像连城县罗坊乡农历正月十五的“走古事”,这项带有戏曲表演形式的民俗活动,一天吸引数万人观看,外地自驾车排成3公里长,之所以能形成如此规模,被誉为“山区的狂欢节”,和当地政府积极推介、各级媒体跟进宣传大有关系。

跟上城镇化的节拍

谈到城镇化对地方戏曲的影响,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会导致方言功能弱化,地方戏曲将逐步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而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陈桐认为,地方戏曲要注重对城镇演出市场的培育,毕竟城镇居民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消费能力。

宁化祁剧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宁化祁剧也叫“祁阳戏”,因其发源于湖南祁阳。在众多流入当地的剧种中,民间有“唱不过祁阳”的说法,因其唱腔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陈桐说,这一剧种现已失去昔日的荣光,近千个传统剧目失传200多个,新的现代剧目创作艰难。

大部分演出团队无法坚守,只有河龙乡的上伊祁剧团还在惨淡经营。团长伊远强说,团里曾凑2万多元,买了一套方便观众看懂戏文的电脑字幕设备,可由于演出场次逐年下降,到现在连本钱也没收回,一年下来,团员只能赚几百元钱。伊远强说:“演祁剧,早已不能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如果不是因为爱好,大家很难坚持下来。”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很多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祁剧在农村虽还有一定的演出空间,但日益变窄。”陈桐说,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注重城镇剧场建设,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对优质剧目的消费,扩大祁剧对城镇居民的吸引力。

许多地方戏曲传承后继乏人,像河龙乡上伊祁剧团演员平均年龄接近50岁,年过七旬的鼓师因找不到接替的人,只好硬撑着。分析戏曲人才流失的现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硕士生导师尚光一认为,福建戏曲界更大的问题是现有人才多集中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层面,而经营管理人才比较缺乏,这已影响到传统戏曲的长远发展,有必要通过在职培训、引进招聘等方式,加强运营人才的培育。

让戏曲变得时尚些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上演了青春版的戏曲《红楼梦》,有黄梅戏、越剧、粤剧等剧种,演员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人物形象青春靓丽,舞美灯光古典优雅……特别是白先勇导演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把西方歌剧的音乐大胆融入东方戏曲音乐之中,有人说这使“昆曲观众平均年龄下降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局面”。

尚光一以此为例,说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经营,以保证福建传统戏曲的整体风格,内容创意更贴近年轻受众的需求。除了基于“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规律,强化精品节目打造外,在平板电脑、手机终端、户外大屏等渐成年轻人资讯媒介的背景下,传统戏曲要夺回失去的观众,就要具有“全媒体”理念,开发戏曲网游产品、动漫产品等延伸产品。

省文化厅主办的“海西文化信息网”,将闽剧、歌仔戏、高甲戏等15种福建传统戏曲,以“在线点播”的方式进行网络推广。尚光一认为,在加强传统戏曲数字化推广方面,福建已有所探索,今后还要重视“手机点播”这一新载体,以培养新一代的传统戏曲受众。

三明地处闽中西部,“八方风雨会中州”,这里的传统戏曲种类繁多,戏曲文化生态保存较好。因此,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邓天杰提出一个构想:三明要建一座地方戏曲生态博物馆,包括一个资料信息中心和多个展示区两大部分。资料信息中心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提供戏曲人物造型等展品的三维演示、虚拟戏曲的演出。

 “在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等展示区,可开设旅游接待户、戏曲接待户,让社区居民成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受益者。”按照邓天杰教授的设想,社区居民负责展示区的演出,组建一支稳定的成年、少年演出队伍。

 “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这是旧时闽东北百姓理想中的诗意生活。在回味儿时逛庙会、看大戏、吃炸豆腐的记忆时,一些学者说,“存活而不消亡”是传承、开发地方戏曲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保护中再发现和再创造,才能将遗存的文化资源优势转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记者 谢海潮)

 

(来源:福建日报   2013-12-20  11  读书)

 

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3-12/20/content_69793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