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李闽榕博士:努力向世界发出"中国评价"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4-06-06浏览次数:1172

 

李闽榕博士:努力向世界发出“中国评价”的声音

 

 

李闽榕博士

    年年都发表世界竞争力排名报告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英文名称的简写为“IMD”,用汉语拼音念起来就像“挨骂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李闽榕博士,是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副主任,他用这个俏皮话来说明“搞竞争力评价最容易引起争议”,要想不挨骂,让人家驳不倒你,继而接受、认可你的观点,你就要建立一个科学、准确、客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李闽榕介入较早,他和福建行政学院王秉安教授合著的《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于2004年出版,之后在福建师范大学读博期间又撰写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并于2006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一书。“当时我想深化课题研究,而福建师范大学具有研究经费、团队人才、资料数据库等方面的优势。”李闽榕说,他与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的合作从此开始,就此结缘。

    2006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于同年11月设立分中心。20073月,这支创新团队在北京发布首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蓝皮书,立即引起各级政府机构、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关注。之后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布省域竞争力蓝皮书。选择这个时机,固然可以产生较大影响,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但越受关注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李闽榕说,评价结果往往涉及各地政绩,而以往光是罗列不成体系的增长数据,或以GDP为主要衡量标准,并不能从结构、增长和效益等方面完整地反映经济综合竞争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更为全面,更有代表性,因而在发布之后,有些省市区的领导会主动找上门沟通、征求意见,有的还把评价结果作为当地发展的重要指标。

    “光做‘省域’这块显然不够,还必须不断深化研究目标,保持在研究内容、方向、结构等方面的先进性。”李闽榕说。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把研究焦点投射到“国家创新竞争力”,于201112月推出首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黄皮书。“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参赞赵新力看到这本书后提醒我们,世界声音光有G20是不够的。”李闽榕说,因此201212月又推出首部《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黄皮书,英文版也同步在英国Paths国际出版社出版,并向全球发行。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提出“环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方案,逐步构建出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引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关注。20133月,联合国环境署与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州联合举办“绿色经济转型与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国际研讨会”,世界经济论坛、世界自然基金会等20多个国际组织的高级经济学家与会,高度评价了课题组初步完成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认为这是代表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对全球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估比较。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权威性”,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大量使用主观性评价指标,使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严重依赖回收的调查问卷,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结果在不同的年份之间差别较大。“在很多方面,话语权在西方国家手里,但他们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不完善,主观性指标用得较多。”李闽榕说,我们在某些方面如对竞争力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因为“竞争力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发展规律一般不可能在一定阶段内出现大起大落”。

    通过搜集一手数据,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向世界发出“中国评价”的声音并形成影响力,李闽榕对此抱有信心。他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出来后,外界反应较好,认为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有新意也很科学,因为“与一些国际评价机构有根本区别,我们的评价模型是建立在基础数据、客观指标的基础上的”,今后还将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主观性指标,以合成指标来推动形成一种新的评价模型。(谢海潮 吴旭涛)

 

(来源:福建日报  2014-06-06  11   求是)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4-06/06/content_74313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