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陈黄芪 林大津:清末民初《共产党宣言》零星汉译钩沉

发布时间:2023-10-10浏览次数:259

清末民初《共产党宣言》零星汉译钩沉

(来源:福建日报  2023-10-10   10版  理论周刊·读书)

陈黄芪 林大津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研究成果丰硕,而鲜有对清末民初《宣言》的碎片化汉译(包括片语式摘译、章节式节译、解读式释译、译述等)及其影响与价值的综合梳理。这些“碎片化汉译”可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星星之火,应还原其历史面貌。

清末时期传教士的片语式摘译来华传教士的使命是所谓的“以基督教义化迂腐之民”。1878年,在《西国近事汇编·光绪四年卷二》中,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口述、蔡锡龄笔述,首次译介共产主义与《宣言》的部分思想。

译者所事的江南制造局编译馆是洋务派发起的官办机构,主观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将Communist Party”译为“康密尼人乱党”,但客观上给几乎“密不透风”的封建帝国输入国际共产运动的“革命风声”。

1899年,上海广学会《万国公报》以《大同学》为题,连载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译、英国传教士本杰明·颉德著《社会进化》。其中首现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名,并摘译了《宣言》中部分语句。《大同学》将“社会主义”(socialism)译为“安民新学”“养民(策)”,以求与中国传统的安民思想、大同思想趋同。

《宣言》在中国的星点传播肇始于清末英美两国传教士的片语式摘译,其主观意图“是给基督教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油彩”,但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宣言》走进国人视野。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段落式摘译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接触到众多西方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190210月,《新民丛报》第18号刊发了梁启超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首次将“Socialism”译为“社会主义”,反映了从安民、大同到社会主义的认知跨越。

19032月,广智书局出版赵必振译、福田准造著《近世社会主义》,摘译《宣言》尾段,首次译出“共产的革命”。同年10月,东京“浙江潮”编辑所出版中国达识译社翻译的《社会主义神髓》,释译1888年英文版《宣言》中阶级斗争语句,并摘译“序言”中“经济学思想”段落。译者将《宣言》译为《共产党宣言书》,由此“共产党宣言”译语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资产阶级改良派译介《宣言》片段,以推维新思想之名,行君主立宪之实,偿政治改良之愿。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宣言》的段落式摘译,是为其建立民主共和国终极理想服务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为阵地,批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保皇思想。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叶夏声等陆续撰文,摘译《宣言》。190511月,孙中山的股肱耳目朱执信化名“蛰伸”,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在国内第一次分星擘两《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及历史意义。他参考日译本,主要摘译“十大纲领”。为便于读者理解,他以释义手法,胪陈“相续权”等术语。比较日中译本,可见朱译并未生搬硬套日语词语,而是根据中文表达习惯“择优录取”,采用归化译法。“公益事业”译为“公共事业”,“累進率の所得稅”译为“累进税”。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译介虽然对阶级斗争观点持肯定态度,批判资产阶级改良派,但否认唯物史观,否定阶级革命,倡导阶级调和。

无政府派的章节式节译无政府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扩张之,必达无政府主义之一境”。据此,《宣言》成为他们实现无政府状态的理论依据之一。

190712月,《天义报》刊载无政府主义者何震署名“震述”的《经济革命与女子革命》,附录摘译《宣言》中涉及婚姻制度的段落。翌年1月至2月,刘师培作序,民鸣以1906年幸德秋水与堺利彦的日译本为底本,先后节译《宣言》的“序言”与“第一章”,载于《民报》15~19号。民译与日译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方面,受当时强势日本文化影响,民译直接借用“和制汉语”,如“急進党”“労働者”等术语;另一方面,“在朝の政敌”改译为“在朝政党”,折射出马克思主义译介的本土化趋势。

无政府主义者的节译揭开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遮羞布,但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不过是无政府主义的过渡阶段,马克思主义只是“半面社会主义”,《宣言》的译介旨在为其政治需要服务。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的章节式节译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帝制,民主之政体、共和之思想成为民心所向。民国初年,《新世界》《民生日报》等进步刊物纷纷译介《宣言》及其思想。

19126月,王缁尘、朱执信化名“煮尘重治”“势伸”于《新世界》第二期解读式译述《社会主义马尔克之学说》,概述马克思生平,片语式摘译、编译、译述“阶级斗争”学说,又以“按”的形式,释译“十大纲领”。混合译法的使用有利于译者针砭时弊,揭开资本主义的恶疮,初步阐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阶级斗争。该文与朱执信1905年的译文有诸多“相似”之处,可视为扩展版。

9月,以“民生主义”为宗旨的《民生日报》七次连载陈振飞译的《绅士与平民阶级之争斗》,完整再现《宣言》第一章。译文文白夹杂,总体上准确性更高,无奈《民生日报》只是地方刊物,受众群体有限,因此陈译并未引起应有的社会关注。

陈译是继民译后的第二个章节式节译的完整译本,对研究辛亥革命史与社会主义学说的学术价值举足轻重,但传播范围仍囿于少数知识分子群体,缺乏社会影响力,是《宣言》译介的过渡阶段。

五四时期国民党人的段落式摘译五四时期新思想、新文化百花齐放,《宣言》这朵“奇葩”也深深吸引着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

早在189510月,孙中山旅居伦敦期间,就与马克思主义结缘。他时常造访大英博物馆,研读《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并不时“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宣言》”。此后,又多次在不同场合或在其著作中盛赞:“马氏之资本公有,其学说得社会主义之真髓。”

191912月,胡汉民的《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为“探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领”,选择性摘译唯物史观段落内容,论证了“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内在统一性。

1920年,林云陔的《阶级斗争之研究》摘译《宣言〈序〉》段落,深入探讨阶级斗争学说,突出“阶级斗争者起于私有财产之存在,终于私有财产之破灭”的论断。

国民党接纳阶级斗争观,但却偏狭于其中的“经济学说”,对“政治理论”三缄其口。孙中山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等量齐观,宣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胡汉民将唯物史观与“经济为中心的历史观”画等号。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先行者的段落式摘译1889年,列宁把德文版《宣言》译为俄文,1917年推出《国家与革命》,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宣言》的光芒,他既是翻译与传播《宣言》的拓荒者,又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实践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之时,以李大钊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身先士卒,着手译介《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早在1918年,李大钊就在庆祝欧战胜利的演讲中应用《宣言》的阶级斗争思想剖析一战。次年4月,成舍我在《每周评论》段落式摘译《宣言》第二章最后几段文字以及十大纲领,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译文与按语皆为白话文,更通俗易懂。5月,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连载河上肇著、渊泉译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译者选择性摘译《宣言》尾段,译文已非常接近白话文体,如“……劳动者所丧失的东西,是一条铁链。劳动者所得到的东西,是全世界。愿我万国劳动者,团结毋怠”。同月,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新青年》发表,选择性摘译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的相关内容,译文与今译已无太大差别。

1918年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曾赠予陈独秀《宣言》英译本。1920年,《新青年》登载陈独秀的《谈政治》,该文直接摘译《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语句;文末又释译了“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七段的语句。628日,陈独秀收到由俞秀松转交的陈望道《宣言》全译手稿,着手校阅。11月,陈独秀等参照陈译,起草了以《宣言》为理论内核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陈望道《宣言》全译本问世之前,《宣言》的“碎片化”汉译可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涓涓细流,其历史地位不容否定。

清末民初《宣言》“碎片化”汉译的特点 从无至有,译介《宣言》者由寡而众,政治立场不一,主观动机不同。

英美传教士一方面为传教而不敢“犯上作乱”,因而译介西方共产党和《宣言》点滴内容,直接以“乱党”污名化;另一方面,“乱党”之说给国人带来某种“革命”思维。

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民主主义者以及国民党等译介《宣言》,均未真正接受、理解《宣言》的核心思想与内容,更未自觉以此为革命指南,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先行者针对旧中国的沉疴积弊,推进《宣言》的中国化时代化汉译,“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将之“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深思如何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从汉译内容和方法看,《宣言》从片语式摘译关键术语概念到段落式摘译核心语段再到章节式节译,间或辅以解读式释译或译述等方法,汉译群体各取所需,建构符合其思想主张、政治立场的译介内容。从德文转译至日文、英文,文言文到半文言文再到白话文,语言表达从西方到中国转变,由近代向现代过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但难免存在译者群体的认知与时代局限性。

从汉译媒介看,借助书籍、报纸、杂志、演讲等有效载体,《宣言》的传播从点切入,由点到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渐成星火燎原之势。汉译群体中有专业译员,也有未经专业学习与训练的个人与团体,因此译文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也存在些许错译、误译和漏译。

清末民初的《宣言》汉译使得“共产主义的幽灵”从欧洲“游荡”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序幕徐徐拉开,觉醒一代开始“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运用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思想,思考和解决当时的中国现实问题,逐步迈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轨道。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10/10/content_31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