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黄茂兴、叶琪: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理论嬗变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11-15浏览次数:551

黄茂兴、叶琪: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理论嬗变与实践探索

(来源:《管理世界》学习强国号  2021-11-09

 

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强民富”的奋斗历程中,广泛汲取了古今中外的治国富民思维,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中国特殊的国情,历经百年的探索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国强民富”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从革命、工业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实现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国强民富”的伟大成就,彰显了“国强民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理论创新、目标追求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国强民富”思想也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改革开放为必由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为坚强基石、坚持和平稳定为重要支撑等宝贵经验。

 

关键词: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理论嬗变实践探索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承载着中华民族要发展、要强盛的历史责任和期望,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彻底的革命精神和蓬勃的创造力量,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推动我国实现“国强民富”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在波澜壮阔的100年成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挫折起伏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阶段,抑或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始终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国强民富”的初心本意,并在历经千锤百炼的成长中更加坚定这一政策主张。本文回顾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的治国思维和执政理念,以及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国强民富”思想的重要特征和经验启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清晰认识和历史使命的科学把握。

一、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理论渊源

自国家产生以来,“国强民富”思想就相伴而生,虽然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对“国强民富”思想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的阐释不尽相同,但都代表着某一阶级的意愿和目标。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在阶级统治社会里,“国强”而“民不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巨大的贫富分化差距成为国家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加速器。在一些资源能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民富”而“国不强”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反而成为霸权国家争夺的焦点。可见,“国强”和“民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国强”是“民富”的前提和保障,“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和体现。然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强”与“民富”的重心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先集中有限资源提升综合国力,积累丰富的物质资源,打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转向更加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强民富”是一个相互促进、协同提升的过程,而要把这样的发展理念和规律转化为现实行动最关键取决于执政者对国与民关系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是否将其融入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拥有崇高理想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国强民富”的历史奇迹和时代奇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擅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古代的“要强国先富民”的思想,近代的“求强国为富民”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靠人民,谋民利,建强国”的思想,都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深厚根基,也为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借鉴和继承这些思想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古代“要强国,先富民”的思想

自古以来,“国”与“民”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国强”与“民富”的思想总是相伴而生,在充满王权和私欲的阶级社会里,“国强”被置于核心地位,但“民富”被认为是实现“国强”的重要途径。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就阐述了治国必须先富民的思想和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春秋时期,孔子提出“足食、足兵”等治国方略,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荀子也提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的思想;战国时期,《管子·治国》篇提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中最早使用了民富国强这一提法:“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南宋时期的思想家陈亮认为政府的一大职责在于富民,只有民富,才能实现国富,这一思想在明清进步思想家唐甄所提出“富民养民”思想中也得到体现。古代的“要强国先富民”的思想对巩固当时的阶级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两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及由此出现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前期的开明政策及随之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但在封建阶级统治下,“富民”只是“强国”的手段,是统治阶级为了调节矛盾以便能剥削得更多,所以,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往往难以持续。

(二)近代“求强国,为富民”的思想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饱受列强屈辱的历史,在饱尝“落后就要挨打”的苦痛之后,中国人开始抛弃“夜郎自大”和“闭关锁国”的错误思想,在民族危难关头,尖锐的民族矛盾激起无数有识之士开始探寻救国救民之路,而强国成为了他们首要的目标。林则徐和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他们都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强入侵。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当权统治集团开始把西方科技与新式工业引入中国,开创了近代第一轮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为政要先利民的主张,主张政府应更多关注经济领域。洋务运动以后,以严复为首的早期维新派人士逐步意识到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立国之本,郑观应提出同列强要“决胜于商战”,马建忠认为“民富,商务为首”,康有为也主张“吾欲恢张利源,整顿商务”,通过发展商业,促进民富,进而推动国强。甲午战争失败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以进化论为哲学基础,主张“君民同体”,设计了一个大同世界。他们将“强国富民”和“开明智”结合在一起,反对愚民政策,实业家张謇还主张“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百日维新”失败后,资产阶级从改良转向革命,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充分体现了民富的思想,“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特别是民生主义理论把提高人民富有程度列为革命纲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目的就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回顾辛亥革命时写道:“革命之目的……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总而言之,近代有识之士在反帝反封建、寻求民族独立中萌生了“国强民富”思想虽然产生于民族主义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带上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但充分表达了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强烈愿望,并在汲取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基础上对如何实现这一愿望进行了探索。在求强之路的探索中,“强国”更多地表示政治上的独立,而“富民”也被赋予了物质之外的政治上的涵义。由于这一时代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这一时期的“国强民富”是基于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

(三)马克思主义“靠人民,谋民利,建强国”的思想

创立于19世纪工人运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设想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国强民富”,但强调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民富与人民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就阐明了只有依靠由广大人民结成的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从社会最底层被提升至最高的地位。《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把共产党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思想作为俄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承认反对专制制度、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是工人政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认为要说清楚这项任务,首先应该说明目前俄国专制制度的阶级性质,说明推翻这个制度之所以必要,不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也是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国强民富”思想是最无私,最大众化的,真正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明确提出实现“国强民富”的途径是依靠广大人民组成的无产阶级,这也注定了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肩负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大责任。

此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也亲眼看到工业革命虽然使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却没有改变其对他国侵略和掠夺的本性,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反而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西方的所谓强国富民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格格不入,改良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中国共产党更加坚信,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先哲们的智慧,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强民富”。

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战略演变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航向,缔造了新中国,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追求“国强民富”的奋斗过程,每一次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每一次政策的实施和完善都会带来对“国强民富”认识上新的飞跃。

(一)革命求强求富(1921~1949年)

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根本无从谈起。1922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1个机关报《先驱》发刊词指出: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任务”。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1922年,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明确提出采取发动和依靠群众的方法,构建起革命坚实的基础。之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虽然这一时期是以革命为主,但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已经关注经济建设问题,如对于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在农村和战争条件下,根据地首先应重视发展生产力,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方法,帮助人民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盐业和商业,使人民在有所失的同时又有所得,并且所得大于所失,这样人民才能支持长期的革命斗争。对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要以“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为原则;整个“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对于工业化问题,19454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了“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还论述了工业化与民主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这些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为制定中国共产党革命政策、红军战略和建设根据地政权提供了依据,也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打下了基础。虽然这一时期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为革命服务,但却始终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立足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使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工业求强求富(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将工作的重心从革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西方国家通过工业化迅速强大的事实、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工业化探索的基础、苏联工业化发展的借鉴等使得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工业化道路,寄希望于通过工业化迅速改变落后的面貌,使国家能在短期内强大起来。1951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9538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央财经会议结论时,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核心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1956年,我国进入“一五”计划时期,在此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快速追求工业化的战略就是试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拥有强大国防力量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但这一思想偏离了中国经济基础较弱和资源不足的实际,轰轰烈烈的“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等运动导致了浪费巨大、国民经济陷入危机的“大跃进”时期。三年经济调整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的经验教训,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对后来影响颇大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任务:“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而,由于对战争形势的过于高估以及受“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的干扰,原有的经济发展思路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反而经济建设由于要服从政治运动而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倒退。

这一阶段的“国强民富”思想主要体现了追求工业化的迫切愿望,更加突出国家的建设,虽然党内第一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主张,19557月,毛泽东在《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逐步地实现对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合作化,在农村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但是却片面地强调了农村发展而忽视了城市建设。这一阶段在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的波折和反复基本没有给人民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善,但也赋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执政党第一次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为后来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改革求强求富(1978~1992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经济成为最紧迫的任务,邓小平再三强调:“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首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这一思想经过完善,中共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三步走”战略,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发展的国情,总结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强民富”之路,其中改革开放成为了最大的动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始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随后带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要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强民富”的坚定决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前30年相比,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邓小平审时度势,选择了合理拉开差距,摆脱贫困,非均衡发展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始终围绕“国强民富”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真正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也推动了共产党人关于“国强民富”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这一时期“国强民富”思想最直接最深刻的总结。虽然这一时期“国强民富”的思路和实现路径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方式,但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真正开始走上“国强民富”之路。虽然这其中的不均衡发展思路引发了后来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等问题,但这也是我国特有国情下不可避免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但要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市场求强求富(1992~2012年)

随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结合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动态和联系的眼光从内涵和外延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对“国强民富”思想认识,也是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国强民富”问题上进行的重新思考:中国共产党不单要从经济层面,而且还要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层面对“国强民富”战略进行综合性调整,使其实现路径更加多样化、协调化。199556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构想,此后,科技、教育、自主创新等战略被反复提及。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走向和国际竞争的新趋势,党中央在十五大报告中制定了新“三步走”战略,更加明确了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21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还提出了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五个统筹”全面协调中国社会经济发展,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意味着要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才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强民富”。

(五)发展求强求富(2012年至今)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传统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发展能力形成了巨大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十九大更是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国强民富”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文化、生态、安全等更广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部署三大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也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反腐败斗争,“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才能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书写下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以脱贫攻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带领广大人民从脱贫奔向致富,进入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实现更高水平“国强民富”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只有顺应人民求幸福、民族求复兴的潮流,站在最广大人民这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能始终拥有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永立潮头的不竭动力。

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财富积累,我国实现“民富”的条件基本成熟,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长期以来的不平衡发展战略造成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是制约“国强民富”目标实现的障碍,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进行的调整。但这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高阶段的战略调整,中国共产党坚定地选择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里程上开启了由大国通向强国的大门,吹响了广大人民从温饱通向富裕的康庄大道的行动号角。

三、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实践成效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艰难探索中,有过彷徨和迷失,也经历无数的困境和阻挠,但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国强民富”目标的执着追求,一刻也没有失去必达目标的信念。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实践中探寻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强民富”实现之路,积累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强民富”思想理论体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践行“国强民富”的思想闪耀在历史的丰碑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就开始着手进行经济恢复与建设,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上,我国经济增长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1952年开始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算起,到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和四个“五年规划”,从表1我国各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经历的5个五年计划,我国GDP总量和工农业总产值都实现翻两番;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速度更快,“十三五“时期GDP总量是“十五”时期的6.26倍,是改革开放初期(“五五”时期)242倍。如今,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为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GDP总量增长相对应,我国人均GDP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1949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6.5元,两年之后超过100元,到1958年达到201元,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探索阶段的挫折和反复,人均GDP增长较慢,波动较大,直到1973年才超过300元。改革开放后,人均GDP显著增长,在2003年突破万元大关以后,2007年突破2万元大关,2015年突破5万元大关,至2019年已突破7万元大关。受制于我国人口众多的约束,我国人均GDP指标在国际上排位还比较靠后,但是目前仍处于增长加速阶段,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表明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迅速,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如图2)。1950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1951年上升到125亿元,此后经过27年的缓慢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上升到1132亿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我国财政收入加速增长,到1999年,财政收入增加了10多倍,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的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达到83101.51亿元;2019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90390万亿元,即将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19年比1950年增长了3070倍,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影响,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但这只是偶然和暂时的,财政收入长期仍呈上升趋势。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更高的富裕目标迈进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工资由国家统一制定,并且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实行公社集体制,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同时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长期以牺牲农业生产为代价,农民收入水平始终处在较低水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的思想逐步冲破体制束缚,经济效应得到充分释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创新高(如图3)。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43.4元,1987年超过1000元,2005年突破万元大关,2020年已经达到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7年只有73元,1964年刚刚超过100元,1994年突破千元大关,2014年突破万元大关,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7131元。城乡居民收入虽然不断创新高,但是收入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实行“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所导致的,这种差距是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差距,即是实现“国强民富”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问题,也需要通过继续以“国强民富”思想为指导来解决。

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也带动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不断提高,而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如图4)。2019年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13017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9万多倍。居民储蓄存款庞大的规模反映了居民的财富力量不断积聚。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着提高,城乡商品交易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如图5)。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1470多倍。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5625元,比1952年增长了231倍,年均增长8.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63元,比1952年增长了233倍,年均增长8.75%。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居民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完善,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1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6%,比1978年下降了29.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比1978年下降了37.7个百分点,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开始步入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时代。

(三)小结

建党10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是“国强民富”在经济上的直接表现,也是最为明显的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走过的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国强民富”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指导,都是实现“国强民富”最终目标的积累。伴随着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还致力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注重改善民生等等,这些方面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建设科学性和正确性的最好证明。当然,不可否认,我国在经济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环境破坏等,但这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出现的问题,也必然会在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正是为未来使我国从“大国”转向“强国”,实现更普遍人民的富裕而努力。

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主要特征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并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从全球治理的跟随者到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并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尊重。“嫦娥奔月”、C919大客机上天、北斗卫星、“蛟龙下海”、航母下水、高铁走向世界、量子计算机问世……一系列大国重器彰显中国科技的实力担当,这也是国家富强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大增强,更加信任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夯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实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强民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论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内容。其中,执政理念是执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集中解答了执政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等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执政理念不断发展和创新,而“国强民富”的思想正是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为了建设富强的国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是根植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她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确保各项政策的实施,不断开拓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幸福的新局面。“国强”与“民富”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妥善处理的关系,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巨大考验,长期以来,虽然两者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两者更高层次的统一,每一次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都会推动在“国强民富”实现之路的新飞跃。

(二)“国强民富”是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最强音

“国强民富”中蕴含着“国强”与“民富”两个方面,它们是互为前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运行规律都表明了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国强是民富的保障,这是一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共同体。虽然在不同的阶级统治和不同的发展时代里,有时注重国强,有时又更加关注民富。如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采取休养生息的富民政策来积蓄国力;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时,求国强的愿望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强烈;在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主要着力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而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将重点放在改善民生方面,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些都只是不同时代依照轻重缓急实现“国强民富”的不同策略和路径而已,两者的不平衡只是暂时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国强民富”的协调统一。

(三)“国强民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好诠释

中国共产党所描绘的未来社会蓝图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概括而言,就是“国强民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致力于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现状,致力于将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更高的阶段,这些实质也是“国强民富”总结目标分解的阶段性目标。“国强民富”正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渴望实现的愿景,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至佳境界,所以“国强民富”正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形象地诠释。

(四)“国强民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崇高目标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又是分阶段实现的。“国强民富”是共产主义的特征之一,因此,“国强民富”也是在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中不断深化内涵,不断迈向更高的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赋予国强民富更为深刻的涵义,“国强”不仅代表经济实力强盛,这只是国家富足的表现,而且还代表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从“国富”到“国强”还有一段较长的路;“民富”也不仅是代表人民普遍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且要从精神上明显感觉幸福指数的提升,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个人的价值。不论“国强民富”的内容如何变化,也不论在实现的道路上如何艰难,但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不懈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会根据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追求“国强民富”的目标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国强民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及其以后的共产党人、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夙愿。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终于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这一复兴之路的第一步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今,第一步的任务早已胜利完成,第二步的任务在努力实现之中,而第二步任务归结而言就是“国强民富”,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集中的体现和最核心的内容,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如此执着地为中华民族繁荣和中国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正是通过实现“国强民富”,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国强民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国强民富”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的目标,从革命到改革到发展市场经济再到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深刻揭示阶级社会本质特征,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阐释了为什么要实现“国强民富”,在深入探索和实践中深刻地回答了怎样实现“国强民富”,在创造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中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国强民富”,凝练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特色优势和宝贵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实践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国强民富”思想的经验总结

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没有先例可以遵循,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但是却在全世界面前走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人关注的典范,关键就在于拥有一支敢于创新,卓有远见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开拓进取,着眼于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和延续性。梳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强民富”的思想演变和奋斗历程,总结经验顺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从理论上深化“国强民富”的内涵,实践上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国强民富”的思想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时代不断进步,实践深入发展,对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要求作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回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也生动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产物,“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充分展示了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威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国强民富”是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断奋斗的长远目标,既符合时代特征,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要求,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继续发挥价值导向和思想支柱作用。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强民富”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的政治保证,这是经受了长期历史考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担当时代大任地位的充分肯定。在漫长的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历史和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新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过100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最具活力,最为先进、经得起考验的组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社会安定,民主发展,民生改善,人民团结,现代化建设等这些“国强民富”的具体目标实现都要靠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担此大任,唯一值得信赖的政党。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将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在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进程中发挥最为根本的保证作用。

(三)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广阔胸襟和开放眼光的政党,敢于向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僵化的体制机制发起挑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活力。坚持以包容的胸怀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利用丰富的国际资源和广阔的国际市场开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真正走上强国富民长征之路的开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正是改革开放演绎了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世界奇迹”。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强民富”的长远道路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里,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始终是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意愿、历史的必然。

(四)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坚强基石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一直以来,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根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做出的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强民富”道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既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时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广泛地依托人民群众的力量,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基石更牢,为“国强民富”目标的实现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

(五)坚持与时俱进是实现“国强民富”的理论源泉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执政党的革命时期;从党领导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到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从改革开放到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发展时期;从科学发展观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到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共享时期,虽然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着力点不同,但是其奋斗目标却是一致的,每一次理论的重大突破,每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取得,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顺应时代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本色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源源不断地为实现“国强民富”增添思想动力。未来“国强民富”道路上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挑战,而与时俱进会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化解困境的强大推动力。

(六)坚持和平稳定是实现“国强民富”的重要支撑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国家正处于战乱的年代,人民的生活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国强民富”的蓝图即使再美好,如果没有政权,任何计划都无法实施,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和平稳定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稳定,外部环境稳定指的是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能赢得其它国家的信赖和尊重;内部环境稳定指的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不断增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相互协调,和谐共进。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就是力图通过营造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为“国强民富”的各个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改革深入后的各项内部矛盾也会逐渐浮现,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和平共处为原则,有能力妥善解决各种问题,在和平稳定的环境持续追求“国强民富”的更高目标。

(注:文中图表有删减。)

 

原文刊发:

黄茂兴、叶琪:《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的理论嬗变与实践探索》,《管理世界》,2021年第11期,第15~2555页。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8418562523262843110&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feed&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841856252326284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