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女排入漳五十载:半个世纪的坚守和传承

发布时间:2023-12-18浏览次数:87

女排入漳五十载:半个世纪的坚守和传承

(来源新福建   2023-12-18

记者 肖榕 通讯员 朱承博

每次中国女排征战世界大赛,漳州这个南方小城,就会吸引世界的目光。

这里孕育出荣获世界“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英雄群体,被世界体坛誉为“冠军摇篮”;中国女排再创“十冠王”辉煌背后,有着每逢大赛必去漳州集训的传统;在中国女排和基地人的心里,“娘家”是最温暖的名字。

16日,福建省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成立50周年暨弘扬女排精神座谈会在漳州宾馆举行,回顾中国女排拼搏奋进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激发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情感记忆

基地建于1972年,中国女排从这里走来,历经风雨。

当年,基地就迎来了全国大集训,集训期间形成艰苦奋斗的训练风气,被中国体育界称为“竹棚精神”。“竹棚精神”深深鼓舞和教育着郎平等排坛新人,为后来中国女排夺取世界五连冠创造条件,更为“女排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现年93岁的张然是新中国第一代专业运动员,从漳州长泰手握排球走向全国,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排球运动的兴起。而他也是基地落户漳州的建言者。

1972年,张然作为国家体委调研组专家,一路南下走访了几个地区,最后选中漳州,并将考察结果和基地选址建议上报国家体委。张然说,自己职业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冬季时光,是在漳州“战斗”。漳州体训基地里的每一片地板砖,都可能留有我的足迹,“漳州排球集训像是个大摇篮、大学校,更像是个大赛场和大熔炉,既培养干部、造就教练,又锤炼队员、积累经验”。

侯玉珠是中国女排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冠军成员,也是女排“五连冠”中后三冠的亲历者。在她的记忆中,不论面对的是哪个阶段的中国女排,漳州人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队员们的到来,“以优质的服务全力以赴保障女排训练和生活,我们从心里把漳州当成了‘娘家’”。

作为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主力二传,冯坤与漳州人民、中国女排“娘家”同样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她还记得2001年第一次来漳州集训的情景,“许多领导、工作人员、当地老百姓都来车站迎接我们。我想,这是中国女排的光环带给我们的荣耀与厚爱。这种厚爱是中国女排与漳州人民几十年来所建立起来的情感,无论是集训还是比赛,都像是回娘家一样,非常的温暖”。

精神烙印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消息通过电视机、收音机传来,在北京,人们涌向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1117日,《人民日报》头版用全版刊登女排夺冠报道。一直关心女排的邓颖超在1118日的《人民日报》上专门提出了“女排精神”这个词。

当时随队夺冠的队长孙晋芳认为,中国女排之所以能迎来万人空巷,就是因为其对社会有积极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女排比赛成绩虽然有高峰有低谷,但女排精神始终在接续奋斗中传承发展,其影响的宽度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其影响的深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

一路走来,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女排精神也成为中国体育的一种象征。

曾经带领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实现惊天逆转的陈忠和说:“运动员每球必争,要有无私奉献、拼搏精神。”他认为,女排精神要从每天、每时、每刻做起,“那个时候,女排姑娘们每周的训练量达到56个小时,为中国女排夺取冠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漳州人,郑益昕小时候就了解过女排精神。在无缘东京奥运会之后,郑益昕从副攻改打接应,更换赛道,继续追梦,“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我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但是,因为有女排精神的强力支撑,我在每次扬帆起航时都动力十足,也对最终实现目标信心十足”。

传承发展

漳州正见证中国女排精神的萌发、成长和传承,历久弥新。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最终折桂。而徐云丽是队中年纪最大的队员,也是当之无愧的“南长城”。离开赛场,徐云丽回到福建,拿起教鞭、走上福建师大的讲台、成为一名高校排球教师。

对于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徐云丽建议,以时间为线索,构建不同时期女排精神资源的时间谱系,通过梳理中国女排发展史资料,系统研究中国女排起步阶段、崛起阶段、巅峰阶段、低谷阶段、复兴阶段的不同历程的故事,准确把握女排精神诞生的前世今生、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许文鑫看来,基地见证了中国女排创业、辉煌、低谷、传承、发展的全过程,也在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中不断注入了新内涵,“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在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要将女排精神融入学校立德树人体系,系统推进女排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女排精神的传承正在当下不断落笔。在漳州,“中国女排娘家”基地项目的建设正热火朝天。未来,这片规划总用地面积466.5亩的区域,将成为中国女排精神展示地、中国女排训练首选地、市民全民健身聚集地、体育旅游观光目的地、文体旅融合发展综合示范区。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麻健敏认为,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如同赛场比拼,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依然能不断激发出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精神不灭,薪火相传。

正如中国女排的代代传承,精神永续,无论基地如何变化,一颗“娘家人”的心永远在这里,守护女排风雨前行。在这片土地上,关于中国女排的平凡与不凡的故事和传奇,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311/2240546.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