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邵笑北 储德平: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推进革命纪念馆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63

强化科学技术支撑 推进革命纪念馆发展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3-12-20  03版  视野

邵笑北 储德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作为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革命纪念馆既是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又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行动计划》强调运用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赋能红色旅游,增强红色旅游感染力,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革命纪念馆要强化科技支撑,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各项业务赋能,提供更高水平的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服务,以推进新时代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助力藏品保管

革命纪念馆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赋能藏品的保护及管理工作。藏品保护方面,结合革命文物易损性特点,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一是在预防性保护上,综合运用智能化监测、调控、储藏、养护技术,实现对温湿度、光照、微生物等因素的动态调控,为藏品营造安全、稳定、洁净的保存和展出环境,尽可能延长革命文物寿命。二是在抢救性保护上,通过摄影测量、激光扫描、三维数字建模等手段采集藏品多维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物劣化分析,生成最佳修复方案,并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文物的无损修复。藏品管理方面,以藏品数据库建设为核心,推进馆藏革命文物信息的采录、存储、检索、输出自动化,革除传统纸质化管理的弊端,提高藏品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服务于革命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如,东北烈士纪念馆对馆藏珍贵文物建立专属数字档案并汇入现有馆藏数据库,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革命历史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以观众体验为中心重塑陈列展览

革命纪念馆要牢固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借助前沿科技手段推动形式和内容创新,打造观众满意的高质量展陈。第一,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充分调动观众多维感官,增强展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展览灯光、色彩、音视频等的智能调控,并采用全息投影、幻影成像、裸眼3D等技术,为观众呈现生动逼真的展示场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第二,采用虚实融合数字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拓宽展陈的时空边界。运用VR3D建模技术,搭建线上数字展厅,并与线下展厅联动,使展陈“永不落幕”;运用ARMR等技术,将虚拟元素叠加到真实场景中,将展品与其背景故事融为一体,实现展陈在空间和内容上的延伸。如,中共一大纪念馆元宇宙项目“数字一大”,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中共一大场景的11复原,与实体场馆融合共生,为观众营造沉浸式体验。第三,利用多模态交互技术,让革命文物“动”起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借助交互式触摸屏、体感互动技术等开发互动体验项目,使观众与百年前的革命见证物“对话”、共情,从而增强观众对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以多元创新为手段强化宣传教育

革命纪念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创新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使红色主题教育兼具严肃性与趣味性。线下教育方面,一是开发探索红色主题游戏项目,使观众在馆内由“走马观花”转变为“边玩边学”,自觉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运用AR技术引导观众在游戏中寻找线索,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历史事件。二是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做好社会调研,精准识别不同区域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并利用AI讲解器、互动魔屏、穿戴式VR等数字化设备建立“流动纪念馆”,助推革命纪念馆红色主题教育向社区基层下沉。线上教育方面,一是构建集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于一体的新媒体矩阵,向公众推送即时、多元、个性化的革命文物与纪念馆信息。二是基于青少年认知特点开发红色云课堂、云讲座等,将馆内红色资源转化为线上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红色理想。三是创办革命纪念馆网络论坛、社区、知识分享平台等,促进大众层面的红色文化学习交流,使红色文化由公众被动输入转变为主动输出。

以供需匹配为目标优化公共服务

革命纪念馆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不断创新的科技运用弥补场馆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更适切的公共服务,最大化满足社会新期待。一方面,借助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观众反馈,掌握观众真实需求。积极开发线上观众意见反馈平台,让公众的声音及时传递给馆方,同时,通过智慧导览设备等采集观展轨迹、驻足时长、互动行为等观众行为学数据,据此分析不同观众群体的参观偏好。另一方面,提供多元精准的分众服务,落实依需施策。一是建设无障碍场馆,充分考虑视障、听障等生理性弱势群体在参观过程中的潜在阻碍,在设施配置上引入语音识别、触觉反馈、智慧仿生等技术延伸人体器官功能,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无障碍服务环境。二是做好导览服务,开发VR全景导览系统,借助手势控制、融合定位等技术,为不同受众提供自助漫游服务。三是在收集用户多源大数据的基础上,为中小学生、老年群体等不同类型的受众量身定制参观线路及互动体验。此外,依托科技手段进一步完善检票安检、设备租赁、应急疏散等服务细节,如,设置智能售检票系统实现纪念馆全网预约检票一体化、基于定位技术研发自动语音讲解器。

以模式转变为依托实现持续发展

革命纪念馆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主动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纪念馆综合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发展纪念馆文创产品。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瞄准年轻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借助CG动画技术打造定制性红色文化IP形象;利用新媒体促进营销推广,使文创IP融入公众日常生活,提高知名度与认可度;通过移动社交电商平台,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第二,变革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形成“创新友好型”工作环境。通过引进复合型人才、举办数字技术培训班、组织人员外出考察等方式,提升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科技素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从事科研、编研、展陈设计、文创开发等创新性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探索建立纪念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激发从业人员创新积极性。第三,实施“纪念馆+”战略,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利用科技打破行业隔阂,推动革命纪念馆与教育、旅游、演艺等跨界融合,塑造红色文化新业态。如,开发沉浸式红色舞台剧,将经典的红色故事与新奇的表演手法相结合,辅之以高科技特效,实现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促使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312/20/content_84801.html

光明网转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764655667821077&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BC%BA%E5%8C%96%E7%A7%91%E5%AD%A6%E6%8A%80%E6%9C%AF%E6%94%AF%E6%92%91%20%E6%8E%A8%E8%BF%9B%E9%9D%A9%E5%91%BD%E7%BA%AA%E5%BF%B5%E9%A6%86%E5%8F%91%E5%B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