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甘萌雨:推动渔旅融合发展 传承弘扬渔业文化

发布时间:2022-03-07浏览次数:245

推动渔旅融合发展 传承弘扬渔业文化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2-03-04   3  视野)

甘萌雨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渔业大国。从10万年前“丁村人”的钩钓、网捕,商周时期“东狩于海,获大鱼”,到春秋战国的桑基鱼塘、汉唐“既为熟田、又收渔利”的稻田养鱼,渔猎作为人类一种生存方式,在我国历史极为久远。从商周设渔官“鳖人”,春秋末年范蠡养鱼经商、著《养鱼经》,再到历朝各代诗人眼中的“渔人、渔夫、渔翁”,渔业早已超越“产业”,融入广泛的社会与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基因。

当前,渔业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渔业文化保护难。渔业文化在经济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忽视和边缘化,部分地区特有的渔业风情和文化原真性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渔业文化保护意识弱化和文化原真性的缺失让渔业文化保护工作难以开展。二是渔业技艺传承难。渔业转型升级带动渔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改变,渔业生产者数量减少,生产模式也趋于机械化、单一化和标准化,传统渔业技艺面临“谁来传承”“传承什么”的尴尬局面,“断代”危机逐渐显现。三是渔民生计转型难。传统渔业模式的转变和一系列禁捕休渔措施关系到渔民的就业生计等问题,渔民作为传承渔业文化的主力军,如何在复杂背景下统筹渔民就业与传承文化工作相协调成为一个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在实施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战略时代背景下,推动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既是渔业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也是旅游业创新发展、讲好休闲渔业的“中国故事”、促进渔业渔村和渔民生计转型发展的可行途径。

一是重视渔业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我国幅员辽阔,河湖众多,海岸线绵长,拥有地域特色鲜明的渔业文化资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摸清现阶段渔业文化资源家底对履行与促进文化保护、科学推进渔业文化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渔业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分类归档工作尚未得到普及或仅局限于个别区域开展,资源内涵和外延尚未得到充分认识,资源体系架构不够明晰,资源利用也较为粗浅。因此,首先,应根据各地实际将渔业文化同其他传统文化一道纳入保护范畴,建立规范的渔业文化保护制度,增强对渔业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并以地域文化的特殊优势为抓手,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分类归档地方渔业文化,做好渔业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其次,要加大渔业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修复和保护力度,重点保护级别价值高、处境现状危的传统渔业文化资源,增强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交互联系,从而助推渔业文化的传承工作。最后,设立定点保护单位和典型案例地,打造渔业文化保护试点样板以探索传承机制。渔业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兼顾其开发现状监测与历史溯源跟踪的联系,通过融入创新要素活化利用渔业文化资源,体现渔业文化魅力,延续其生命力。

二是创新渔业生产设施的融合利用。经过多年发展,传统渔业已迈入现代化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此过程衍生的旅游产品也实现了从渔民生活体验、渔村观光等初级模式向海洋牧场、远洋海钓、近海潜游、人工鱼礁等高品质参与模式转变。但多地的渔业生产存在管辖权属不清、多种生产方式并驾齐驱、市场准入良莠不齐等现象,以及休闲渔业产品配置功能性弱和设施设备闲置荒废等问题,经常出现模式照搬导致的休闲渔业发展“水土不服”的状况。因此,首先,应明确渔业生产主体,通过相关准入规则来规避市场乱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维护渔业生产公平正义,推动渔业生产工作良序运行,促进渔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其次,将创新导向、科技驱动作为渔业生产的支撑力量,从受众市场和技术层面拓宽渔业生产方式创新渠道,刺激已有各类生产方式迸发创造力,让当代渔业生产充分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惠宜。最后,应立足各地渔业资源禀赋、生产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土的休闲渔业模式,调整其在渔业生产系统中的份额比例。同时,进一步促进传统捕捞、休闲渔业、远洋海钓等不同生产方式的交互融合,赋予渔港码头、闲置渔具、弃用渔船等设施新功能,做到旧物新用,通过渔旅融合丰富渔业生产形式。

三是引导传统渔业乡村的转型发展。渔村是渔业文化保护的重要阵地,也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对象,本地渔民则是渔业文化传承工作的主要接班人。传统渔业的转型一方面拓展了当地的产业格局、改善了渔村风貌,但也极易造成外来资本和文化过度侵蚀渔业乡村、冲击传统渔民生计模式的后果。因此,下一步工作中,首先,应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在其传统渔业文化根基上,推进新一轮科技成果进村,与生态渔业水域景观、渔村民俗生活体验、渔事科普文化传播等相融合,建设新型美丽渔业乡村。其次,挖掘当地传统老工艺特点,创新创造符合区域特质的文创周边产品,不断支持渔业文化品牌建设。同时,加强社区合作经营组织建设,探索多种利益分配形式,并通过全面提高渔民素质来适应渔业生产科技化带来的变化,或在当地渔业文化品牌创建中为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发展更为多样的旅游休闲业态,休渔禁渔期间引导渔业资源、渔业设施设备的职能向服务旅游休闲业态转变,让渔民闲“渔”不闲“旅”。还要继续开展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发展休闲渔业,使渔业生产、渔村风俗、渔家乐、捕鱼体验、节事等渔业文化得以发展,促就“文旅融合,双核驱动”发展模式的形成。

总之,中国渔业已进入转型并迈向现代化产业的快车道,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渔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渔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通过渔旅融合,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渔业文化、挖掘传统渔业文化的价值、彰显渔业文化的多功能特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和渔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203/04/content_6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