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林润田:培育发展福建数字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02-20浏览次数:26

培育发展福建数字新业态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2-06   09版  理论周刊·求是

林润田

伴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正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基于数字技术孵化的新业态正成为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组合、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合,以及嫁接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新型企业、商业乃至产业的组织形态。而数字“新业态”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依托数字技术衍生出的新环节、新链条和新活动形态,实现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革新。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孵化新业态的催化剂,对于福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福建利用数字化推力形成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成为孕育新业态的关键。2023年,福建省数字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福建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占比居全国第3位。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5G数字、元宇宙、智能装备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运用,加速“数字+”的深度融合,助力福建催生出蓬勃发展的新业态。目前,福建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已培育形成红色、生态、工业、乡村、海洋、康养等文旅新业态,如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展馆、寿宁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福州三坊七巷林觉民·冰心故居AR眼镜剧游、平潭星球唤想·蓝眼泪沉浸式夜游、连江海上智慧牧场等;外贸新业态,如石狮“一站式”市场采购、石狮国际轻纺城跨境和直播电商产业园、福建纵横集团海外仓建设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等;制造新业态,如晋江安踏鞋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泉州泉工股份共享装备制造、长乐恒申集团数字化供应链等。

应该看到,当前我省数字化培育形成的新业态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开发不足,新业态培育呈现“碎片化”现象。新业态是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产物,也是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省部分公共部门对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应用场景系统布局和规划不合理,各行业、各领域场景开放呈现“碎片化”“孤岛型”倾向,体现整体性、重塑性的场景不多,企业和群众对数字化孕育的新业态场景体验感不强。二是新型基础设施“底座”支撑不强,催生新业态能力不足。目前,我省基础设施不够普及,全省5G用户普及率、千兆宽带用户占比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强,固定宽带下载速率、移动通信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重点网站IPv6支持水平居全国中游水平,催生新业态进程缓慢。三是新业态领域要素供给不足,支撑新业态发展能力有限。新业态领域高层次人才、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叠加高校就业群体未能掌握新业态所需的专业技能,导致新业态所需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多层次资本市场还不健全,注册在福建的私募基金管理仅占全国的2.45%,管理基金规模仅占全国的16%,信贷产品创新性不强,无法为新业态发展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新业态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及支持政策不健全,无法为新业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新业态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关监管执法滞后。传统的监管模式对新业态覆盖不全,无法促进新业态的良性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供给,为新业态孵化提供测试平台。一方面,要加快各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开发。推进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地建立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开放制度和测试基地,通过数字技术矩阵的灵活组合重塑传统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为数字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供测试孵化、创新应用的载体。建立各领域场景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每年评选一批优秀应用场景案例。建立完善省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滚动推进项目库,搭建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常态化交流、撮合平台,加快优质数字技术成果和合作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全省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利用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基于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优势,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让数据在合规流通中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端和生产端的阻碍,通过数据赋能民生领域不断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创造出新业态。

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为新业态孵化夯实硬件基础。一是优化提升信息通信网络。加大公共资源投向5G基站、超高清视频终端、服务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进5G行业示范区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激发制造领域更多新业态。加快推进IPv6全面部署,深化重点应用场所和重点行业的“双千兆”网络覆盖,促进IPv6与福建经济社会各行业深度融合,在融合应用中孵化新业态。二是加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北斗导航位置福建分中心、全球商业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福建站、三明和漳州卫星遥感分中心、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莆田北斗产业园等,利用北斗导航系统更多服务于民生领域,推动实现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三是推进云网融合发展。实施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改造工程,推进传统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数据中心转型,推动我省互联网数据中心优化建设布局,推进云网融合不断向垂直行业拓展,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孕育更多的新业态。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创造更多的服务业新业态。

强化新业态领域人才金融等要素支撑,为新业态发展注入动力引擎。一方面,要培育新业态发展所需人才。精准设置新业态所需课程,推动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与当地新业态发展同频共振、精准对接,让培训内容与岗位要求实现无缝衔接,为新业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全省新业态开展专项企业行业调查,建立新业态岗位需求数据库和动态调整机制,以便更好地与福建高校开展“双元”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工具。推动优质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来闽发展,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向新业态项目。加大“金服云”平台推广力度,提高“线上经济贷”“科技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使用率。

增强新业态监管能力,为新业态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要跟上新业态发展步伐,及时完善适应新业态特点的相关配套服务和政策,健全与新业态相关部门信息互换共享机制,提高联合监管效率。二是要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行以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数字监管,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三是要在新业态孵化之时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优势推动新业态在落地时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培育形成新业态竞争新优势。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2/06/content_34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