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03-21 第10版 新闻·综合)
李宝银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师范院校是培养“大国良师”的主力军,要把握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自觉担负起育人兴邦的神圣使命,不断谱写新时代师范生培养的精彩篇章。
以德施教、成风化人,抓住师德师风建设的“牛鼻子”
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管理相融合,学校组建党委教师工作部,成立教师伦理委员会,构建了六级师德建设体系,将师德要求延伸向全校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教职工。
学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面向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与道德教育、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等活动,当好学生引路人;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为新教师配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老教师开展传帮带;建立师德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师德教育方式。
在教师监督考核上,福建师大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形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联动贯通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方位全环节拧紧师德师风监督的螺丝。在教师激励上,持续开展一系列评选活动,彰显教师风采、弘扬师德魅力。
立德树人、潜心筑梦,耕好培养未来教育家的“基础田”
在师范生培养中,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养成教育,将教师职业信念教育贯穿到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
近年来,福建师大以“大思政”格局打造“有核心、无边界”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在公共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中,融入师德教育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准确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举办“师德师风大讲堂”“师者论坛”等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加强师范生美育工作;坚持开展校领导接待日、党委书记早餐会、校长与青年学生面对面等活动,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价值观。
保障与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还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师范院校要聚焦师范生成长成才,建立基于产出的专业持续改进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对照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一直以来,福建师大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兴校,不断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努力探索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整合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努力构建“课程、技训、竞赛、实践”一体化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将教师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建设上,学校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高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引领,对接教育行业需求,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完善个性化培养周制度,设立“名师实验班”,大力推进“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高标准办好教育专业学位,构建更高层次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扎根基层,增强实践,浇灌服务基础教育的“常青树”
教育实践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作为服务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足用活校外资源,完善实践实习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与发挥政府、中小学各个主体的资源优势,打造“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
多年来,福建师大与省内各区市就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派专家学者参与教育发展规划、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定向培养输送紧缺学科教师;组织师范生进行支教活动和实习实践,既助力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又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同时,积极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校外建立“名师工作坊”,使学生实践锻炼有机会、有平台,且保证教学实践环节不间断、有效果。学校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140多个师范生实习见习基地,把师范生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前沿。学校还着力构建双向联动的合作培养机制,学校与福州高级中学共建“教育协同创新基地”,并将与34所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学校沟通协作,在教师教育、师范生培养、师资共享、社团活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3/21/content_51493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