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次数:57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  姚燕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导传承工作。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承继的问题也因此一直备受关注,有些人就滋生出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例如认为在当今时代中,提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是儒学复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趁机宣扬“以儒代马”的错误观点,断章取义地理解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相关论述,作为其错误观点的“证据”,妄图撼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领域一元化的指导地位。对于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纯学理性的问题,而是关乎怎样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问题,更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问题。

近代中国,无数能人志士为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中,相继开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路径探索。历史表明,这些救亡图存的路径不适应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看到该如何回答中华民族历史拷问的曙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难困顿之时担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带领着中华民族一步步从鸦片战争后倍受欺凌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从反法西斯战争亡国灭族的危难中挽救回来,实现了由落后挨打走向繁荣复兴的伟大胜利。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能够与中国革命实践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有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这两者具有相通性。例如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极为相似,两者都关注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自身发展,表达出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正是有着这样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历史进程中有机融合,孕育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果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无法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法至今依然焕发生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反映了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鲜明态度。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辨识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部分,用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党带领广大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反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需要厘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其两者相互对立,置于相互排斥的关系中。一方面,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焕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光芒,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挺直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结合时代条件,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融合为一体,用一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并符合时代精神的宣传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走进课堂、走进网络、走进生活、走进心田,发展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审稿/黄雯


 
         
  通讯地址  
  仓山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350007)  
     
  旗山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福建师范大学 闽ICP备05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