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次数:11211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 黄志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进入新时代后,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怎样引领广大青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正确健康的成长发展道路,是新时代党做好青年工作所必须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把握住新时代青年工作的脉搏,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新时代需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一、新时代需要有理想的青年

理想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美好未来的希冀,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准则,对于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崇高的理想是青年思想行动的核心灵魂,是引领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能为处在迷茫中的青年校正人生航向、提供远航的动力。

广大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理想的支撑和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青年时期正处于人生探索的重要时期和身心成长的起步阶段,无论从三观的建构上,还是知识体系、生活阅历,都还不够成熟、不够理智。当面临考试、就业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压力时,如果没有科学正确的价值引领,就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淡薄,精神上“缺钙”的现象。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为此,及时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帮助青年克服理想信念缺失,给自我精神补补钙已经势在必行。广大青年要把树立远大理想放在首位,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将自己塑造成为胸怀崇高理想的有志青年。

二、新时代需要有本领的青年

过硬本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牢固根基,是青年迈入社会、成就事业必备的基本素质。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安常守旧的人是没有出路的,不努力就会被时代无情淘汰。贺军科在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时代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击水中流,当好新时代弄潮儿。”在这充满机遇的时代,青年人想要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仅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而且要刻苦勤奋学习,以切实的行动提高自身素养,练就真才实学方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挑战。

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有真才实学的社会主义有为青年。”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已经在社会舞台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汇聚起强大的青春力量。追逐梦想是一个艰辛漫长的奋斗过程,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之奋斗。越是到了艰苦的攻坚阶段,广大青年就越加不能懈怠,越要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三、新时代需要有担当的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新时代需要有担当的青年扛起中国梦的大旗,但是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有的人能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历史重任,而有的人则拈轻怕重、避世离俗。我们所讲的敢于担当不能光凭喊口号,担当意味着一种胆识、一份责任,是否敢于真真切切地承担责任、履行使命才是检验个人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力行而后知之真,敢于责任担当,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责任担当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广大青年家国情怀最好的注解。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敢于责任担当不仅能够成就自我,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贡献一份力量。对于广大青年而言,能力远比口号重要得多,有能力才会有底气,有底气才会有勇于担起时代重任的自信。所以,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不能好高骛远,而是要立足实际,从做好本职工作,尽好份内责任做起。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不断积蓄知识和本领,用切实的行动苦干实干,干出事业、创出成就才能彰显出最大的担当。

 

审稿/黄正华


 
         
  通讯地址  
  仓山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350007)  
     
  旗山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  
      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福建师范大学 闽ICP备05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