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伟大历史成就,促进东西部高校间的交流合作,2018年8月15日至17日,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理论经济学学科群的合作共建,并联合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助力贵州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战。
调研期间,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书,举行了《资本论》研究丛书的赠书仪式、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与深化农村改革”学术研讨会,调研组还实地走访农村、农户与生产基地,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现将调研期间部分专家学者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关于党建引领】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永森教授指出,改革开放40年,各个地方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经验,但有一个经验是共同的:走集体化要有一支能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了筹集资金,塘约村党员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筹集了100多万元,贷款风险由个人承担。党员干部责任大、付出多,但报酬很有限。按照村分配方案,村干部按分计酬,得最高100分者,可得3万元。如果他们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收入可能远高过这数目。他们的回答是:收入虽不高,但把村的事业做上去了,村民生活好了,人生更有价值。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红军教授指出,塘约村的发展证明,乡村要振兴,党群协商是重要举措。近年来,塘约村以党总支书记左文学为代表的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充分利用党群协商的优势,集思广益,找到了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从而空前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进而走出了闻名全国的塘约道路。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黎元生教授在对塘约村、小寨关村进行重点调研后发现,这些村庄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村党支部书记都是由曾经长期在沿海地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担任,他们既是认真执行党的扶贫政策、富有担当精神的农村基屋党组织干部,又是懂农业、爱农村、会经营、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羊。要借鉴和推广“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共同富裕”的塘约经验,就要在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有担当的农业企业家,带领贫困农民更新观念,摆脱思想贫困,开展农村集体化和合作化经营,走出一条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之路。
【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张国教授指出,农村扶贫攻坚必须补上农村“双层经营”中集体经营的短板,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我国在实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趋于消亡,农村集体、家庭“双层经营”变成了家庭单层经营,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日益突出,缺少劳动力、主要成员疾病残障、以及经营无方的家庭必然陷入绝对贫困。只有依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其它非农产业经营,发挥农村集体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才能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帮扶起来,引领其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调研组所调研的四个村,能够快速消除绝对贫困均得益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功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瑾教授认为,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课题。塘约道路最本质的是重建村社合一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国家大力推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当下,塘约不像一些地方,在确权后把土地流转给下乡的工商资本或打着专业合作社名义的生产大户,而是把土地流转回村集体,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戴双兴副教授认为,塘约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建立“金土地合作社”,鼓励农民将农地作价入股,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的局面。塘约道路代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我国亿万农民开拓出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
【关于脱贫攻坚】
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主任李建平教授指出,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贵州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塘约模式”“毕节模式”“湄潭模式”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与借鉴。通过此次兄弟高校的协同创新,有助于为贵州脱贫扶贫提供更好的学理支撑,推动“三农”理论与实践新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许彩玲博士指出,“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是塘约经验至关重要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内容。塘约村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将土地折价入股村集体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确立土地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成的分配机制。同时,将国家财政补助资金转变为合作社股金,量化折股后再分配给本社成员。通过合股联营,发展精品农业,拓展农业“接二连三”功能。在治贫的同时,坚持不养懒汉、不养大户、不养地主的“三不”原则,土地只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不流转给种植大户,合作社不吸收农民个人的资金入股,有效地防止了贫富差距的拉大,保障了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标。从中我们获得启示有:一、政府扶贫政策要从收入扶持向资产建设和拓展转变,积极推进“三变”改革,走可持续的治贫致富之路;二、推进“三变”改革的关键在于找准产业项目、建立合理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构建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三是在治贫的同时要注意防止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实现共同富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张宝英博士认为,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党和社会力量的外在动力的推进,更需要持续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摆脱意识和思路的束缚,使其充分认识到发展才是脱贫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要坚持管理与激励相结合,通过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只有在内外力协同推进下,才能完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真正打赢扶贫攻坚战。
【关于产业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茂兴教授认为,贫困地区要自觉地把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脱贫振兴的核心抓手。一是注意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注意集聚中央和各级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把有限的扶贫经费汇聚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发展基金,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注意发动群众发展产业,强化农村的网格化管理责任,拓展产品市场销售空间,确保群众能就业、有收益,形成人人参与产业振兴的良好局面。总之,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减贫,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聪英副教授认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基础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则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正是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和“七权同确”的基础上,塘约村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合作社,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组建荷塘月色旅游发展公司,打造营销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等有力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焕然一新。塘约村的农业现代化生产破解了多年来农民单打独斗、很难抵御市场风险的困境,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较快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且极大地巩固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雯副教授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可化解的矛盾,关键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重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生产力,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安顺市厚植绿色,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促进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发展,加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步伐。如平坝区小河湾将绿色生态景观与民族文化相融合,走旅游、康养的路子;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群众依托山地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建设菌草产业带、食药用菌产业带,过去荒草丛生的山坡如今种满蓝莓。与此同时,各镇村禽畜粪便、林下腐质和农村生活垃圾也经回收、加工,向生物有机肥转化,农村人居环境得以改善。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富民强村同频共振,激发了经济活力,黔中山区更加宜居宜业。
福建师范大学2018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生魏建翔认为,以“塘约经验”为代表的生态致富模式表明,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和生态经济,走“红绿结合”的发展道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光明前景。一是通过“七权同确”和“三权分置”,使田、林、池等资源向集体流动,唤醒“沉睡的资本”,解决了本金“哪里来”问题。二是“村社一体、合作经营”,统一规划产业链,使农林牧渔餐饮有机互补,“山水林田湖草”体系得以维系,解决了发展“何处去”问题。三是村民入股合作社后,各尽所能加入各专业组、服务队,“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劳动时间”,解决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四是集体统筹经济剩余在村-社-民之间的分配,解决了发展“为了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