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源于善良之初心,始于责任之担当——记我校离休干部陈天绶 |
发布时间:2019-11-07 | 浏览次数: 84 |
陈天绶,男,1928年生,福建惠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福建师范大学离退休教职工。曾任离休干部阳光新村第一党支部书记、离休干部党总支副书记兼宣传委员。在2008年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他坚持与学生进行党团共建,做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他勤俭克己,捐资助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他不忘初心,学以致用,让党建学习走向实践、深入人心。他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与师大人的饮水思源之情。
“为人民服务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我做的都是分内的事,谈不上道德模范。”陈天绶为人低调,在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极为谦逊地说道。这位90多岁的老人,在离休后的30多年时光中,始终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老少共建终身事,桃李天下满成荫
陈天绶曾说:“共产主义事业要代代相传,不能中断也不能走歪路,歪路会损害党多年建设的成果,烈士的鲜血就白流了,更会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要端正思想,尤其是青年人,这一点尤为重要。”陈天绶离休之后,仍旧秉持这一理念,积极参与和青年学生的党团共建活动,深入青年学生群体,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陈天绶向记者拿出了几本厚厚的问题记录本,里面所记载的均是多年来学生向他反馈的思想问题,这些问题内容紧跟当下时事热点,反映了老少共建的发展轨迹。记者发现,在每条问题旁,陈天绶都用不同颜色的笔细心标注。在进行党团共建交流之前,陈天绶都会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并反复阅读,把要和同学们讨论的话题、相关的资料工工整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以求达到最好的讨论效果。“要有问题意识,让青年人自己发现思想上的问题,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提出的问题,处理他们思想上的疙瘩。”陈天绶边向记者小心翼翼地展示着“问题记录本”边说道。
但是仅仅停留在口头的思想交流并不够,育人有道的陈天绶还始终坚持要把思想教育落实到实践层面上,力求通过实践让思想交流更加深入人心。“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不能光靠嘴皮子说说。”陈天绶笑着说道,眼神却十分坚定。他多次组织共建学生前往革命烈士纪念馆,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更加深刻体悟革命精神。他也曾带领学生深入老党员群体,帮助老同志撰写革命回忆录,在撰写的过程中让共建学生了解老同志的亲身经历与先进事迹,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老一辈人的精神力量。他还坚持亲自领队,组织学生到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让学生在学习革命历史的同时体会到义务劳动的快乐。
当然,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要想更好地为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不断地自我学习与提升必不可少。陈天绶的爱人王晶坦言:“天绶每天都要读报纸和收看新闻联播,现在他行动不便,我就经常为他买报纸,像《参考消息》《环球时报》都是他很喜爱的报纸。他还不愿把笔上功夫落下,每天下午都坚持写写文章。”说罢,她便用手指了指沙发旁成堆的报纸和书架上一排又一排的书籍。正是这种勤学不辍的精神,让陈天绶拥有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进而更好地扮演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这一角色。
一片赤诚系学子,慷慨解囊济苦情
在离休干部党员中,陈天绶的“慷慨解囊”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他总是积极交上捐款,为灾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陈天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极为上心,他认为,光有思想上的帮扶还不够,还得给予家庭困难的学生物质上的帮助,使贫困学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学生的经济条件如何、生活状况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完成学业,这些都是陈天绶日常关心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嘛,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帮帮忙是应该的。捐款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当然要做。”近7年来,仅捐给“离休干部党总支困难学生助学基金”一项,陈天绶的捐款数额就近2万元,这还不包括他私下给同学们的一些捐款。对于一位离休老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陈天绶的生活十分节俭简朴,但凡不必要的支出,他都不愿多花钱,而是把这些钱攒起来,资助贫困学子。他曾说道:“不只是我有捐款,很多共产党员、很多老人都有捐款,收入高了就应该回报社会,不然要这些钱干什么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嘛。”
正是有了陈天绶的捐资助学,不少贫困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们都十分敬重这位无私奉献的老人,对他的捐款常怀感恩之心。逢年过节,陈天绶的家中经常会迎来拜访的学生,大家欢聚一堂,一起吃饭聊天。有些已经毕业离校的同学,也不忘陈天绶的资助之恩,有的学生到福州出差会来看看他,家在外地的学生也时常与他打电话、写信交流。与其说是陈天绶的慷慨解囊帮助了他人度过困难,倒不如说是一位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以奉献之善让他人的生活充满了温暖与阳光。
不忘初心话党恩,桑榆未晚抒豪情
在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总支副书记期间,陈天绶坚持抓好支部党建工作,积极组织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注重离休干部党员的思想建设,受到老干部的高度评价。
在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上,陈天绶主张学以致用。在他看来,“学”和“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学习政治理论之后,要学会把政治理论用于国家大事和时事热点的分析和思考上。在看问题之前,也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不可做“政治文盲”。“很多老同志还在用老眼光看现实政治问题。”陈天绶指出了离退休老同志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他时常把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体会认真整理装订好并与支部成员分享。他说:“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陈天绶在支部建设中体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为引导离休干部党员“离休不离志、思想不褪色”,他十分注重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学习和思想建设。在他看来,学则进,不学则退。所以,为了让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变得更有条理、更有规划,在每个学期开始前,陈天绶都会认真制订支部党员的学习计划,并且把学习计划中所制定的学习内容及时传达给学习骨干,让每位支部老同志都能及时跟上学习进度。针对支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他会及时整理并寻求解答,将其编印成学习参考材料供老同志们翻阅,更好地推动总支、各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细心的陈天绶还考虑到老干部腿脚行动不便的问题,于是,年迈的他亲自将学习材料送到老干部的家中,有时来来回回要好几趟,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在帮助其他支部的学习方面,他也具有十足的耐心。他坚持与其他支部的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相指导,与其他支部的老干部们一起消化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得益于陈天绶的出色工作,他担任书记的离休干部阳光新村第一党支部于2006年被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9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2012年先后被校党委评为“2010-2012学年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校级优秀成果一等奖”、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2010-2012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耄耋之年,陈老师还依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实属难得,他用善良和坚持向人们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给人以无穷的榜样力量!
(福建师范大学校报记者 王云辉)